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印发《国家测绘局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31 22:21:41  浏览:954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国家测绘局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家测绘局


关于印发《国家测绘局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测国字[2008]3号


局所属各单位:


  现将《国家测绘局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测绘局


                           二〇〇八年二月十五日


  


  附件:


  

国家测绘局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国家测绘局党组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结合测绘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国家测绘局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提出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国务院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加快源头治本,防范重大事故;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升职工生产安全素质;落实各级岗位责任,完善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外业安全保障水平;健全安全生产联合监管机制,创建良好的测绘安全生产环境。


  2008年要着重抓好以下7项重点工作:


  一、贯彻会议精神,提高思想认识


  安全生产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事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2008年是我局建局以来生产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年,且大多数外业作业区海拔高、地形险恶、交通不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任务重,风险大。各单位要认真组织贯彻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国家测绘局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要把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个作业小组,落实到每个职工。要通过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生产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单位发展,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促进安全与生产的同步协调发展。


  二、普及安全知识,增强防范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发展,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各单位要针对本单位测绘安全生产工作特点,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动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重大举措,要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要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知识,提高职工安全生产自我防范能力。


  三、开展隐患治理,防范重大事故


  隐患是滋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土壤,存在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排查治理隐患必须持之以恒。国务院安委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把2008年作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各单位要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2008年的中心工作,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经常化。要全面排查测绘生产数据存储媒体、测绘资料档案库房及网络设备存在的问题,排查保障测绘生产的供电、供热、避雷、防盗等基础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排查测绘生产各工序安全规章制度、现场管理等存在的问题,排查测绘职工劳动纪律、思想作风等存在的问题,还要重点排查外业生产有可能出现安全风险的各个环节,对查出的问题隐患,制定治理措施,加大治理力度,切实保障安全生产。


  四、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岗位责任


  安全生产连着政治、连着稳定、连着经济发展,更连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绷紧安全生产的弦。各直属单位及所属院(大队)、分院(中队、作业室)主要领导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认真抓落实,切实负起责任;各级安全生产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加强检查督促,从严管理;测绘生产基层组织安全员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措施,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要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五、落实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


  各单位要认真总结本单位发生过的突发安全生产事件,继续健全和完善单位、院、中队、小组等各级应急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并根据演练和应急实践,及时修订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分工、流程的合理性。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必须立即组织力量妥善处理并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要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要把防范严重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承担西部测图、1:50000更新等重大测绘工程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与测区武警、测绘、医疗、气象等军地有关部门的合作和联系,进一步完善突发事故武警部队救援机制,完善派遣随队医生和向导等有效安全保障措施。


  六、夯实基础建设,确保外业安全


  要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工作,加快技术设备更新和改造步伐,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要根据测绘生产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的要求,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作业环境,添置必要设备,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正常的经费,保障生产安全。配备重大安全设备向局呈报计划,逐步落实;小型保障设备,各单位、院都必须有必要的投入,确保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


  各单位要把确保野外作业安全和作业人员安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关心外业职工的身体状况,安排好外业职工的工余生活,处理好与驻地有关单位、群众的关系,保证测绘外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确保外业职工人身安全。


  七、加强监督检查,合力齐抓共管


  要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通过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及时处理问题隐患,铲除滋生事故的土壤。


  安全生产涉及面广,工作复杂,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各级领导要大力支持并帮助解决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工会、共青团组织要围绕安全生产,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积极构建齐抓共管安全生产工作的格局。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商业部宣布废止的部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

商业部


商业部宣布废止的部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
1984年9月14日,商业部

1984年9月14日以(84)商办字第24号文、1984年12月4日以(84)商办字第31号文、1985年8月9日以(85)商办字第15号文,1986年9月1日以(86)商办字第5号文分四批宣布废止。(共1263件)

贸易部关于适当撙节棉布力量的措施(内工纺字25号 一九五0年一月三十一日)
贸易部关于公布国营贸易商品、现金、固定资产盘点办法等规定并通知分会决议请即执行(贸秘字第261号 一九五0年四月二十日)
贸易部清理全国国营贸易财产办法 (一九五0年四月)
贸易部关于统一掌握花纱布供需及价格的决定各机关企业均须遵守(内市字59号 一九五0年五月二十七日)
贸易部制定全国国营贸易企业系统暂行会计制度公布施行(贸秘字第463号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九日)
贸易部颁发经营开支标准与事业费项目规定草案(贸会2580号一九五0年七月二十一日)
贸易部各专业公司今后供给零售公司及合作社物资作价办法(内粮零(8)字第5206号 一九五0年九月七日)
贸易部关于再明确规定棉粮比价希各地执行的通知(贸秘八字第67号 一九五0年十一月三日)
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各级合作社资金财产清理办法〔(50)财字第298号 一九五0年十二月九日〕
贸易部各专业公司供给合作社货物作价办法应遵照中财委规定并改变供给零售公司食油优待率〔内粮零(46)字第298号 一九五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贸易部一九五一年编订国营贸易计划暂行办法(一九五0年)
贸易部职工奖惩试行办法(一九五一年一月十日)
供销合作总社为通知建设基金调剂教育基金及各级社盈余分配比例上缴股金比例等处理办法希查照并转知所属办理函(合会字第22号 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七日)
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土产总公司关于肥料供应协议(一九五一年二月五日)
贸易部各种差比价的计算原则和方法(一九五一年四月)
贸易部物价工作暂行条例(一九五一年四月)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各级合作社资金财产清理办法》第十四条的修正及补充规定〔(51)合财字第235号 一九五一年六年一日〕
贸易部各专业公司系统内部调拨作价办法(姚已字62号 一九五一年六月八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全国各级合作社计划工作暂行办法(合计字第74号 一九五一年七月十八日)
供销合作总社为布置各级合作社业务高速日报、电报请通知全国各级电讯局的函(合计字第77号 一九五一年八月七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建立与加强合作社计划统计工作的决定(合计字第67号 一九五一年八月十七日)
贸易部关于贸易工作上职权划分的决定(一九五一年十月九日)
贸易部关于颁布国营贸易企业清理资产核定资金暂行办法》的通知〔(51)财检字第699号 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七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接收原敌伪官办合作社的处理办法〔(51)合财字第543号 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九日〕
贸易部关于颁发《全国国营贸易系统职工奖励金提取动支办法》及《关于贸易干部训练费提缴拨付办法》的通知(财检字第727号 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九日)
贸易财国营贸易财务计划工作暂行实施办法草案(一九五一年十月)
贸易部关于所属国营贸易企业系统暂行会计制度(重订草案)(一九五一年十月)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消费合作社登记办法(草案)(一九五一年十月)
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农业病虫药械供应的联合指示(一九五一年十一月)
贸易部为颁发《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所属全国国营贸易企业职工福利费提取办法》希遵照执行由(财检字809号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
贸易部关于颁发《国营贸易企业利润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计姚字第1015号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五日)
贸易部关于颁发《国营贸易企业低值及易耗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经费姚第字1571号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贸易部关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私商管理的几项指示(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贸易部颁布关于国营贸易机构商品流转费的五种文件希各遵照执行的通知〔(52)经费字第16号 一九五二年一月十七日〕
供销合作总社附发一九五二年预购棉花指示及暂行办法希即布置执行由〔(52)合销工第43号 一九五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贸易部关于颁发《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所属中国专业公司经营管理费开支标准》希自本年五月份起遵照执行的通知(财检姚字605号 一九五二年五月十日)
供销合作总社为颁发国拨基金管理办法、各级联社企业奖励基金干部培养及福利基金提用办法的指示〔(52)合财字第417号一九五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各级合作社联合社财务管理暂行通则〔(52)财字合第429号 一九五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贸易部、供销合作总社为检发一九五二年度新棉代购协议希遵照与督促执行由〔(52)贸内联字第69号 一九五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供销合作总社国拨基金管理办法〔(52)合财字471号 一九五二年七月〕
贸易部关于国营贸易仓库实行经济核算制的决定〔(52)中仓字第1号 一九五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商业部地区差价掌握方案(草案)(一九五二年九月)
供销合作总社为通知直属单位行政及经营管理费用开支标准草案准暂先试行函〔(52)合财字第603/1680号 一九五二年九月〕
供销合作总社、财政部关于颁发各级合作社接收敌伪官办合作社资金财产接交转帐处理办法的联合指示〔(52)合财联字第637/1843号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
供销合作总社为颁发《调剂基金调剂细则》草案函〔(52)合财字第740/2008号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六日〕
商业部为贯彻中央调商指示给各大区贸易部的指示〔(52)中商戌143号电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供销合作总社为修订行政及经营管理费用开支标准并通知实行函〔(52)合财字第786/2202号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日〕
商业部关于中央调商指示发出后各地执行情况的通报〔(52)商亥字186号电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国营粮食企业低值及易耗品管理暂行办法》的指示〔(52)财技字第139号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一九五二年度各级合作社盈余分配标准及各项基金提用办法补充规定的指示〔(53)合财资字第13/0085号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五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解决各级社及其附属机构工资制人员多子女困难问题的意见〔(53)合干字第5/0082号 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七日〕
供销合作总社为通知调拨肥料按照修正作价办法执行由〔(53)合供生字第9/0094号 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九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国营粮食企业省、市粮食金库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53)财技字第83号 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九日〕
商业部关于调整全国肉食价格的通知〔(53)中商字105号 一九五三年一月〕
商业部颁发国营商业系统财产损失处理试行办法〔商财检五字第2·66号 一九五三年二月十一日〕
商业部、外贸部关于调整全国鲜蛋牌价的通知(一九五三年二月十四日)
商业部关于制订国营商业系统核定资金等办法(草案)希各级单位于核定之日起严格贯彻执行的通知(财字第2·385号 一九五三年三月五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颁发各级合作社联合社签订交易合同暂行办法的通知〔(53)合财直字第129/561号 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九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收购茶叶工作的指示〔(53)合销粮字第80/0618号 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日〕
商业部关于调整全国粮食纱布价格的方案(电报)(财经寅字220号 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国营商业系统提缴折旧基金及大修理基金动支管理办法(草案)希遵照执行的通知(财字第3·343号 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日)
商业部、外贸部关于调整鸡蛋价格问题由(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国营商业系统利润提缴暂行办法》希遵照执行的通知(财字第3·372号 一九五三年三月)
商业部一九五三年物价部门工作任务和制度(一九五三年五月五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国营粮食企业资产清理及估价办法的通知〔(53)财制字第638号 一九五三年五月十六日〕
商业部关于在零售企业单位组织学学零售商品金额核算制并选择适当单位在第三季度起再扩大试行的通知〔(53)商财研字第96号 一九五三年六月三日〕
商业部、粮食部关于收购小麦计划指标粉麦价格及各项措施问题(电报)(粮经已字37号 一九五三年六月九日)
财政部、粮食部关于《夏征运送公粮入库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联合指示〔(53)粮储字第200号 一九五三年六月十三日〕
商业部为颁发国营商业计划工作制度(草案)希即组织传达试行由〔(53)计综字第87号 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粮食部关于固定资产转移处理办法的通知〔(53)财综字第91号 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
商业部关于中国石油总公司掌握商品市场的补充规定〔(53)物字第95号 一九五三年七月十八日〕
粮食部、农业部为国营农场粮食产品由粮食部门统一收购由〔(53)粮经字第483号 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
商业部关于对私营批发商恢复纳税后应注意问题的指示〔(53)中商午26号 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九日〕
商业部、粮食部关于大米收购问题的通知〔粮经午字第109号一九五三年七月三十一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国营商业各公司之间调拨作价办法的通知〔物字第133号 一九五三年八月四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更改城乡划分标准和统一计划商品目录的通知〔(53)合计综第223/2279号 一九五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国营商业系统利润解缴办法的通知〔商办字第116号 一九五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商业部、粮食部关于调升小麦收购价格的通知(粮经申4号 一九五三年九月二日〕
粮食部关于做好秋征、秋购入库中的粮食运输与保管工作的指示〔(53)储办字第327号 一九五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商业部、粮食部关于布置黄豆收购价格的通知(粮经申字第82号一九五三年九月三十日)
商业部、粮食部关于调整面粉和小麦价格方案(中商酉字第155号 一九五三年十月二十一日)
商业部关于价格掌握的原则、方法与分工权限(草案)(一九五三年十月)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各级合作社监事会暂行工作规程(草案)(一九五三年十月)
粮食部关于加强小杂粮经营负责调剂副食品供应的补充指示〔(53)机经字第178号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三日〕
商业部关于根据一九五四年国营商业网发展原则编制一九五四年商业网发展计划的指示〔(53)组组字第611号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十四日〕
供销合作总社为通知一九五三年十一、十二月份化肥作价办法及各级社经营化肥定率费用指标由〔(53)合叶二物字第16/0068号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调整损失批准权限及有关补充规定的通知〔(53)合财资字第930/03030号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七日〕
供销合作总社为颁发基本建设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由〔(53)合基字第33/0531号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商业部、粮食部关于粗粮大米价格调整方案(中商交291号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商业部颁发关于制定及审批调查统计报表及调查方案施行细则的通知(计统字第347号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商业部为转发大型工业企业定期统计报表实施办法表式及填报中有关问题的规定(计统77号 一九五四年二月十日)
粮食部关于国营粮食企业提缴折旧基金及大修理基金开支管理办法的通知〔(54)财制字第153号 一九五四年二月十九日〕
对外贸易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印发一九五四年预购茶叶协议的通知〔(54)合销粮密字第9/69号 一九五四年三月一日〕
商业部国营商业仓储公司经营规章〔(54)组仓字第76号一九五四年三月十九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粮食调运暂行规则》等四个办法的通知〔(54)供运字第211号 一九五四年三月三十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仓库容量、器材、人员定额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54)仓定字第85号 一九五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粮食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预购粮食工作的联合通知(电报)〔(54)粮卯1号 一九五四年四月一日〕
商业部关于各专业区公司费用开支办法的规定(财会字第155号一九五四年四月五日)
粮食部关于粮食调拨作价办法的补充说明的通知〔(54)供计字第283号 一九五四年四月十三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粮食系统仓库、加工厂虫害防治暂行办法》的通知〔(54)仓技字第129号 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粮食部关于国营粮食加工企业一九五四年核定资金及有关问题的几项规定的通知〔(54)财制字第339号 一九五四年五月十四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商业部系统各公司之间调拨作价优待办法》的通知(物字第113号 一九五四年五月二十九日)
粮食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粮食系统贷款下放的决定的联合指示〔(54)粮财字第386号 一九五四年六月三日〕
粮食部关于粮食调运问题的几点意见〔(54)供计字第448号 一九五四年六月四日〕
商业部、交通部关于船员及船舶乘客用食油供应办法〔(54)中商巳119号 一九五四年六月九日〕
铁道部、商业部关于餐车及铁路旅行服务事业营业单位以及铁路职工食堂用油之供应办法的联合通知〔(54)商磊联字第74号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九日〕
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防止农药中毒》〔(54)合供生字第73/1092号 一九五四年七月十三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粮食系统粮食保管损耗的几项原则规定》的通知〔(54)仓定章字第204号 一九五四年七月十五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章程(一九五四年七月)〕
外贸部、商业部关于八月份调整新、陈茶差价问题的意见〔(54)合收未45号 一九五四年八月五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粮食系统物资调拨结算由非结算单位代办托收手续暂行规定的通知(财制张字第561号 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三日)
商业部关于地方部队、厂矿公安人员及警察按军人待遇发布票的电报〔(54)中商未369号 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九日〕
粮食部关于国营粮食企业奖励基金借支与使用的临时规定的通知〔(54)财制陈字第581号 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各级供销、消费合作社工作人员福利基金提取掌管使用的规定〔(54)合干字第58/1434号 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四日〕
粮食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粮食系统内调拨粮食资金结算问题的联合通知〔(54)财粮制林字593号 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在基本定期报表内填报对私批发及通过私商收购等指标的通知〔(54)合统计第142/1460号 一九五四年九月二日〕
粮食部关于贯彻虫粮不外调的原则并确定收方发现虫粮后的几项处理规定的通知〔(54)供运李字第677号 一九五四年九月四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颁发县以上各级供销合作社会计制度及基层供销合作社会计制度总则会计科目会计报表部分的通知〔(54)合财会字第505/1565号 一九五四年九月十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国营专业公司系统的机构调整方案》的决定〔(54)组组机字第59号 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三日〕
商业部关于可供衣着之用的细帆布一律凭证配售的电报〔(54)中商申417号 一九五四年九月十八日〕
商业部关于布置《一九五四年中央商业部系统所属国营公私合营工业企业单位清查办法》及《国家统计局规定之工业企业变动情况报告及统计资料处理等三个办法草案》希即下达执行的通知(计统490号 一九五四年十月四日)
粮食部关于铁路运送货物小额赔偿及运到逾期罚款收益的处理规定的通知〔(54)供运李字第741号 一九五四年十月六日〕
粮食部关于加强粮食运输中的包装工作,以避免损失的通知〔(54)供运李字第757号 一九五四年十月十四日〕
供销合作总社、农业部关于国营和地方农场向当地合作社购进肥料的价格问题的通知〔(54)合供生字第116/1680号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商业部、财政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合作社移交国营商业财产交接办法〔(54)合财资字第581/1758号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
商业部关于各大区商业机构撤销问题的通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八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颁发农村基层合作社工作人员暂行工资标准规定的通知〔(54)合干字第77/1916号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九日〕
商业部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颁发国营商业、粮食、对外贸易企业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希即遵照执行的通知〔(54)人福字第113号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东北各省、内蒙古自治区执行农村基层合作社工作人员暂行工资标准问题的意见〔(54)合干字第81/1966号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商业部对当前物价工作中几个主要问题的安排意见(一九五四年十一月)
商业部关于对部队、机关、团体供应肉食作价的通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
商业部关于物价工作如何贯彻对私营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几点参考意见〔(54)物机字138号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
商业部关于当前物价部门工作制度〔(54)物机字138号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
商业部关于颁发新修订的《国营商业企业统一会计制度》自一九五五年一月一日起执行的通知〔(54)财研曾字第700号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一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国家粮食机构内部粮食调拨作价办法》及《一九五五年粮食系统麻袋使用控制指标的规定》的通知〔(54)供计周字第947号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颁发县以上各级供销社业务经营机构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及有关事项的规定的通知〔(54)合干密字第85/213号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商业部关于加强中央站、省、市级公司及基层企业单位统计机构及统计干部的决定(计统672号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面袋暂行规格和面粉牌号修订试行办法的通知〔(54)加一章字293号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供销合作总社为通知化学肥料包装品麻袋收回暂行办法由〔(54)合叶二叶字第21/3023号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商业部关于国营商业企业奖励基金的使用与管理办法(人福字123号 一九五五年一月三日)
商业部、财政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国营商业移交合作社财产交接办法〔(54)合财资字第710/2072号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颁发《各级供销合作社建设资金提用办法》及《建设资金的会计处理手续》的指示〔(55)合财资字第12/12号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日〕
粮食部关于大米、稻谷、黄豆(关内)、小米、谷子合理运输流向暂行规定的通知〔(55)供计滕字第45号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
财政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修改供销合作社营业税税率的通知〔(55)合财计字2/9号 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九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粮食系统国营企业干部培养基金提缴动支管理办法》的通知〔(55)财制章字第63号 一九五五年一月三十一日〕
商业部、林业部、轻工部、外贸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国营商业改变对供销合作社商品价格优待率的规定及对供销合作社进货作价办法的联合通知(中商丑字第206号 一九五五年二月十六日)
外贸部、商业部、农业部关于一九五五年茶叶收购价格的意见〔(55)合收丑156号 一九五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基层供销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一九五五年二月)
粮食部关于修正及补充《内部麻袋调拨作价办法》并更名为《国家粮食机构内部麻袋调拨作价办法》的通知〔(55)调铁田字64号 一九五五年三月七日〕
商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对合作社优待作价的几点补充说明(中商寅字第170号 一九五五年三月十一日)
粮食部关于粮食运输事故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55)调交滕字89号 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二日〕
粮食部关于修正粮食调运暂行规则部分条文的通知〔(55)调铁田字第97号 一九五五年三月三十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国营商业企业基本建设、固定资产修理和低值及易耗品的划分暂行规定》希于一九五五年度起试行的通知(财国字第008号 一九五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商业部关于规定大中城市国营商业取消对合作社优待办法的通知(物字第62号 一九五五年四月五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全国粮食系统开展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仓仓章字第76号 一九五五年四月五日)
粮食部关于贷款下放县、市级单位后有关财务管理的几项规定的通知〔(55)财制张字第249号 一九五五年四月六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统计报表城市划分办法(合计统34/513号 一九五五年四月十一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一九五五年从费用列支搭盖简易棚屋管理办法》的通知(总会综字第65号 一九五五年四月十二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国家粮食机构粮食运输定额损耗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55)调交滕字147号 一九五五年四月十九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国家粮食机构内部粮食调运交接及按质作价的试行规定的通知〔(55)调铁喻字第152号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二日〕
供销合作总社、农业部关于规定“六六六”农药零售价格的联合指示〔(55)合叶二计密字第11/64号 一九五五年四月三十日〕
粮食部、商业部、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强粮食、棉花、油料作物优良品种繁育推广工作的联合指示〔(55)粮采陈3号 一九五五年五月〕
国家计委、商业部关于石油供应办法的补充通知〔(55)商四传密联字39号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四日〕
中国人民银行、供销合作总社关于试行《基层供销合作社采购农产品放款暂行办法》的指示〔(55)合财计字第329/754号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四日〕
中国人民银行、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推行《基层供销合作社采购农产品放款暂行办法》的指示〔(55)合财计字第366/846号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六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强和改进供销社统计工作的指示〔合计统59/773号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八日〕
粮食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一九五五年粮食放款、结算工作、并在部分地区试行《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国营粮食单位短期放款暂行办法》的联合指示〔(55)财制栋字第366号 一九五五年六月九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国家粮食仓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粮食仓库器材管理暂行办法》、《粮食系统储粮害虫防治暂行办法》的通知(仓办章字财132号 一九五五年七月五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企业奖励基金提用暂行办法〔(55)合财资字第461/1118号 一九五五年八月八日〕
商业部、外贸部对一九五五年下半年边茶销售价格安排的初步意见〔(55)中商收未287号 一九五五年八月十三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全国通用粮票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55)机供二周字第138号 一九五五年八月十八日〕
供销合作总社、地方工业部、中国油脂公司关于加强野生油料收购经营问题的通知〔(55)合采食字第27/1189号 一九五五年八月二十日〕
商业部关于城市工矿区消费合作社移交国营商业后进行改组、合并的各项规定〔(55)组组字第94号 一九五五年八月二十九日〕
商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合作社肥猪收购业务移交食品公司直接经营的指示(一九五五年八月)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编制综合计划指标一览表的通知(合计综113号 一九五五年九月三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国营商业企业委托合作社代购代售商品的费用处理办法希遵照执行的通知(总会计字245号 一九五五年九月六日)
纺织工业部、商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检发《锯齿棉检验试行办法》希研究布署并迅速办理雪莱机订购手续由〔(55)商二联字第141号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六日〕


粮食部关于职工下乡工作期间口粮补助问题的规定(一九五五年十月八日)
粮食部关于机关、团体、企业召开会议用粮和所属交际处招待所来客所需粮食应收粮票的通知〔(55)供二喻字第375号 一九五五年十月二十日〕
商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修正国营公司对合作社供货作价办法(商物王磊联字第101号 一九五五年十月二十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国营商业企业提缴基本折旧基金及大修理基金提存与动支管理办法(草案)》、《国营商业企业低值及易耗品管理办法(草案)》及有关的会计事务处理办法先予试行由(财管字第82号 一九五五年十月二十日)
商业部关于生猪、猪肉价格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55)物字181号 一九五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商业部关于国营商业企业系统工作人员实行货币工资制的通知〔(55)人福字第125号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四日〕
粮食部关于国家粮食机构省间调拨暂行办法的命令〔(55)调计章字第506号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七日〕
粮食部关于重新修订《粮食调运暂行规则》第三章的通知〔(55)调计章字507号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九日〕
粮食部关于粮食企业工作人员实行货币工资制的通知〔(55)机人劳章字第44号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十一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县以上各级供销社业务经营机构工作人员实行货币工资制的通知〔(55)合干字第62/1700号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十四日〕
粮食部关于国家粮食企业实行货币工资制几个具体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知〔(55)人劳石字第329号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日用杂品总管理局与各省、市、区供销合作社日用杂品管理处业务联系试行办法事由〔(55)合日计字第14/1752号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十九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行政经费拨款及预计算审批程序的暂行规定〔(55)合财资字第691/1699号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十九日〕
商业部、外贸部关于西藏地区茶价问题的答复〔(55)中商戍字第215号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粮食部、商业部、农业部关于粮食、油料作物种子经营工作中若干具体问题的几项暂行规定的联合通知〔(55)粮采陈字第10号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粮食部关于修正补充国家粮食机构内部麻袋调拨作价办法部分条文的通知〔(55)调铁喻字第554号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粮食部关于利用铁路特价(半价)运输麻袋试行办法的通知〔(55)调铁喻字第555号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农村基层供销合作社工作人员实行货币工资制的通知〔(55)合干字第66/1779号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供销合作总社颁发供销社各专业经营部门在批发业务上商品分工经营目录(一九五五年十一月)
粮食部关于居民迁移办理粮食供应转移手续的通知〔(55)供二喻字第414号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一日〕
粮食部关于解决航舶流动人口粮供应问题的通知〔(55)供二喻字第419号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日〕
商业部关于国营商业季度商品流转和财务计划审批权限下放省市的指示〔(55)计综五机字190号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六日〕
粮食部关于国家粮食机构基本建设与费用划分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财制栋第694号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转发地方工业部全国日用陶瓷计量单位初步意见请予研究由〔(55)日三字第50号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转发第一届全国日用杂品供应业务会议报告〔(55)合日密第42/225号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积极调剂耕畜,管理耕畜市场的通知〔(55)合发字第640号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粮食部关于公安部门在外省逮捕的犯人粮食供应问题的批复〔(56)供二喻字第1号 一九五六年一月三日〕
商业部关于母牛、母羊收购屠宰问题的规定〔(56)中商字第9号 一九五六年一月四日〕
粮食部关于豆饼换大豆的指示〔(56)粮字3号 一九五六年一月七日〕
商业部、农产品采购部关于水产供销公司成立后水产供销业务在统计工作的处理(计统5号 一九五六年一月七日)
商业部、农产品采购部关于企业移交过程统计数字上报办法(采发9号 一九五六年一月九日)
商业部关于对公私合营企业的销售业务在统计工作中的处理意见(中商83号 一九五六年一月十二日)
商业部关于新成立的公司在开办期间开办费用的规定(一九五六年一月十四日)
商业部、外贸部、纺织部、农产品采购部关于棉、麻、菸茶、畜产五类产品的物价管理工作暂行规定(采发字第27号 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六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直属业务单位财务联系等办法〔(56)合财资字第66/130号 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国家粮食机构麻袋管理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56)调铁章字第53号 一九五六年一月三十一日〕
商业部关于中国土产公司撤销后在统计工作方面的规定(计统27号 一九五六年二月一日)
商业部关于蔬菜公司成立后蔬菜业务在统计工作中的处理意见(计统25号 一九五六年二月二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当前农村私商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几个问题的指示〔(56)合发50号 一九五六年二月八日〕
商业部关于对农业机器需用柴油调低价格的通知〔(56)商三石机字第26号 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二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调剂基金提用办法〔(59)合财资字第114/286号 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商业部关于五金、交电、化工机构下伸和扩大业务经营的指示〔(56)中商寅25号 一九五六年三月一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各级供销合作社统一会计制度〔(56)合财会152/329号 一九五六年三月一日〕
粮食部关于取消月份粮食调拨计划调整手续及修改其规定的通知〔(56)调计滕字第107号 一九五六年三月七日〕
商业部、粮食部关于调整一九五六年菜籽统购价格的通知〔粮油寅43号 一九五六年三月十五日〕
商业部关于商业部公司系统内部调拨作价部分修改的决定(物字第51号 一九五六年三月十九日)
供销合作总社为发送基层计划统计员工作暂行办法(合计统26/360号 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日)
粮食部关于简化全国通用粮票填表记帐手续的通知〔(56)供三李字第86号 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商业部关于纠正降低零星商品批零差价的通知〔(56)中商寅204号 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商业部关于下达一九五六年生猪、猪肉价格方案的通知(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商业部关于专卖批发机构迅速下伸的指示〔(56)中商寅271号 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供销合作总社、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行县以上各级供销合作社短期放款暂行办法的指示〔(56)合财计字第195/419号 一九五六年四月六日〕
商业部国营商业企业仓库财产管理责任制实施试行办法〔(56)组仓字第56号 一九五六年四月十日〕
商业部国营商业企业仓库消防管理责任制试行办法〔(56)组仓字第56号 一九五六年四月十日〕
粮食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油脂业务国合分工的指示〔(56)粮油喻字第9号 一九五六年四月十六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解决基层供销合作社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和星期休假制度的指示〔(56)合干字第24/553号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三日〕
粮食部下达《关于加强市镇粮食供应业务工作的几项规定》希研究执行的指示〔(65)供二章字第112号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四日〕
供销合作总社基本建设工作暂行管理办法〔(56)合基密字第67/106号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四日〕
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关于中药材业务划归商业部领导后在统计工作上的几项规定(合计统第51/593号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六日)
商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中药材业务划归商业部领导的几项规定(计磊联137号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各级供销合作社运输机构组织暂行规程〔(56)外运字第40号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供销合作社运输计划统计工作试行办法〔(56)外运字第40号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国营商业企业财产清查试行办法》督促所属遵照执行的通知(会计字第105号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
粮食部关于粮食杂品的经营意见的通知〔(56)机杂章字第1号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一日〕
粮食部关于学生实习、干部出差和民工口粮补助问题的通知〔(56)供二栋字第136号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五日〕
供销合作总社通知开展江河水陆联运试行办法由〔(56)合生二总肥字第23/796号 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一日〕
纺织工业部、农产品采购部关于纺织纤维检验工作的分工和交接办法希遵照执行的通知〔(56)采棉联字第49号 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一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社会主义竞赛暂行办法(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系统社会主义竞赛奖励暂行办法(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明确蜂蜜业务划归土产总局经营管理的通知〔(56)合土计字第8/794号 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商业部关于煤建公司不经营木柴、木炭的通知〔(56)组组字第83号 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商业部关于新成立国营商业企业的各项预算缴款问题(商财管字76号 一九五六年六月八日)
商业部制发各省市报送收回布票统计电话(商日字82号 一九五六年六月九日)
粮食部、公安部关于劳改犯人粮食供应问题的指示(一九五六年六月十五日)
粮食部关于认真检查和解决少数体力劳动者不够吃的指示(一九五六年六月十八日)
商业部关于国营商业企业大中城市售货员业务技术等级标准〔(56)商工字7号 一九五六年六月十八日〕
粮食部关于对高级知识分子食油供应问题的通知〔(56)粮油喻字第37号 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日〕
粮食部关于干部出差补助补充规定的通知〔(56)供二周字第175号 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五日〕
粮食部关于改进粮票发行、使用和管理工作的指示〔(56)供三喻字181号 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商业部关于调整生猪收购价格的通知〔(56)中商午2号 一九五六年七月三日〕
商业部关于成立饮食、服务公司亏损问题的处理意见(一九五六年七月六日)
商业部关于生猪价格安排的补充意见〔(56)中商午36号 一九五六年七月七日〕
商业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对城市回民商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几点意见(一九五六年七月九日)
商业部关于本部及各专业总公司向下颁发计划、统计调查表格处理办法的通知(计综259号 一九五六年七月九日)
粮食部关于转发《中国油脂公司对流动人口食油供应问题的报告》的通知〔(56)机油供喻字第30号 一九五六年七月十日〕
粮食部关于粮食企业实行工资改革各项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56)机人劳栋字第63号 一九五六年七月十四日〕
粮食部关于试行原粮和加工粮检验标准(草案)的命令〔(56)办章字第159号 一九五六年七月十七日〕
粮食部关于试行粮食检验操作暂行规程(草案)的命令〔(56)办章字第158号 一九五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粮食部、邮电部关于侨眷邮寄少量粮食出国问题的联合通知〔(56)供二喻字第209号 一九五六年七月三十日〕
商业部关于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几点说明(一九五六年七月)
商业部关于公私合营商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几项原则规定(一九五六年七月)
粮食部关于劳改犯人和教养院、收容站人员释放遣送返乡粮食供应手续的批复〔(56)供二周字第230号 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一日〕
商业部、农业部关于牛羊收购、屠宰问题的联合规定〔(56)中商未字第163号 一九五六年八月〕
粮食部关于颁发油脂系统商品损耗定额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56)粮油组喻字第77号 一九五六年九月十九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工资改革中有关职工生活福利待遇等问题的通知〔(56)合干字第85/1523号 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商业部关于部队武器、器材擦拭用布供应办法〔(56)商二联字529号 一九五六年十月七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商业系统商业企业会计制度》自一九五七年一月一日起执行的通知〔(56)会制字第180号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二日〕
商业部、纺织工业部关于联合下达一九五七年针织品作价原则的联合通知〔(56)商物联字第551号 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九日〕
农产品采购部关于原棉内部调拨暂行办法(一九五六年十月)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认真解决职工个人或其家属因患病负债无力偿还的通知〔(56)合干字第99/1738号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商业部关于公私合营商业支付的定股利息可作为费用列支的意见(财管字216号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
粮食部关于整顿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工作的指示(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三日)
商业部、城市服务部关于两部分工后计划与统计工作上有关问题处理规定(商亥30号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六日)
商业部关于颁布《商业部所属各级国营商业企业及其附属单位工作时间暂行办法》的通知〔(56)商工字第41号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七日)
粮食部、食品工业部关于团体油及米糠油经营分工协作的联合通知〔(56)粮油业喻110号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八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硫酸铵、过磷酸钙供应办法的补充规定〔(56)合生二总计字第26/1855号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棉麻烟茶及畜产品干鲜果统计工作交接问题的几项通知(合计统第142/1899号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粮食部关于调整中央掌握市场的芝麻统购价格的通知〔(57)粮价86号 一九五七年一月八日〕
粮食部关于调整桐、茶、油收购价格的通知〔(57)粮价字13号 一九五七年一月十日〕
供销合作总社、中国人民银行、农业部关于一九五七年茶叶预购工作的联合通知〔(57)合茶字15号 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二日〕
粮食部关于按照规定办理粮食供应关系转移手续的通知〔(57)供字第20号 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一日〕
供销合作总社、粮食部关于一九五七年继续对采购茶叶增加粮食优待供应的联合通知〔(57)合茶密字第127号 一九五七年二月八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安排一九五七年茶叶价格的通知〔(57)合发字45号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日〕
粮食部关于一九五七年小麦统购价格安排问题的通知〔(57)粮价丑12号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粮食部关于粮食调拨作价对有关问题说明的通知〔(57)调合字第56号 一九五七年三月四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检送化学肥料、农药、药械调运交接办法和运输计划编送办法〔(57)合生二总字第12号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一日〕
供销合作总社、粮食部、林业部、食品工业部、城市服务部关于大力收购和利用橡子的联合通知〔(57)合土三字第1号 一九五七年三月二十三日〕
粮食部关于制发粮食系统办理基本建设工作的几项规定(草案)的通知〔(57)基计字第61号 一九五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商业部关于对外区采购和跨区供应等问题的若干规定〔(57)商厅办字55号 一九五七年四月一日〕
商业部、中央手工业管理局关于国营商业供应手工业生产原料作价问题的联合通知(商物联字55号 一九五七年四月一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修正所属各专业公司系统内部调拨商品作价办法的通知〔(57)物字第64号 一九五七年四月六日〕
商业部系统基本建设工作暂行管理办法〔(57)基一机字第28号 一九五七年四月十一日〕
粮食部关于加强菜籽统购工作的指示〔(57)粮油字第38号 一九五七年四月十二日〕
邮电部、粮食部关于一般居民邮寄粮食油料问题的联合通知〔(57)供二字第127号 一九五七年四月十二日〕
交通部、劳动部、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化学肥料在搬运中几点规定〔(57)合生二总运字第11号 一九五七年四月十五日〕
粮食部关于旅客带粮出国问题的复函〔(57)供二字第149号 一九五七年四月三十日〕
粮食部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外出参加经济建设工作缺粮补助办法的通知〔(57)供二字第153号 一九五七年五月四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颁发《省(市、自治区)间茶叶调拨办法》的通知〔(57)合茶字第340号 一九五七年五月四日〕
食品工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植物油脂收购工作的联合指示〔(57)合土三字第13号 一九五七年五月六日〕
商业部关于对归国华侨携带进口物品的收购和作价办法(物机字第169号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七日)
粮食部关于流动人口食油供应的说明〔(57)粮油字第65号 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三日〕
粮食部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接壤地区粮食油料油脂价格的订价原则(电报)〔(57)机价字第21号 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粮食部、公安部关于劳改犯刑满释放和监外就医、监外执行的犯人粮油供应问题的联合通知〔(57)机供二字第184号 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城市服务部关于生猪统一收购中对贩运者处理问题的指示〔(57)服内字第794号 一九五七年六月一日〕
粮食部关于提高贫瘠山区和偏远地区粮食价格的补充通知〔(57)机价字第30号 一九五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粮食部关于西藏内调人员粮食供应转移问题的通知〔(57)供二字第252号 一九五七年七月十九日〕
供销合作总社、中国供销工会关于继续贯彻总社《关于解决基层供销社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和星期休假制度的指示》的联合通知〔(57)合劳字17号 一九五七年七月二十四日〕
粮食部关于民航局专业航空大队食油供应问题的通知〔(57)粮油字第143号 一九五七年七月三十日〕
商业部关于补充规定小商品调拨作价办法〔(57)物字130号 一九五七年八月八日〕
商业部关于从一九五八年一月一日起将商业部所属各专业总公司改组为专业贸易局的通知〔(57)组组字第153号 一九五七年八月十二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四无粮仓鉴定标准、鉴定方法与评比奖励的规定》的通知(采仓字296号 一九五七年八月二十九日)
城市服务部兽医卫生工作暂行规程(一九五七年八月)
粮食部关于一般出国居民、华侨是否准许带粮出境的函〔(57)供二字第301号 一九五七年九月七日〕
粮食部关于进一步开展粮油检验工作的指示〔(57)采检字313号一九五七年九月九日〕
供销合作总社、纺织工业部、农业部关于纤维检验工作的联合指示〔(57)合棉联字第93号 一九五七年九月十二日〕
粮食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基层合理运输工作的指示〔(57)调铁字第384号 一九五七年九月十六日〕
粮食部关于加强掌握粮食杂品粮源的指示〔(57)供杂字317号 一九五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粮食部关于扩大红薯经营工作的指示〔(57)采农字第346号 一九五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粮食部关于进一步贯彻对于不合理运输应统一交换调整问题的通知〔(57)调铁字第423号 一九五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粮食部、财政部关于修订接收财政粮作价办法与超义运里程运费负担的联合通知〔(57)财财字第210号 一九五七年九月三十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修订的原粮、成品粮、薯类检验暂行标准和粮食、薯类检验操作规程的通知〔(57)采检字第375号 一九五七年十月十五日〕
商业部关于服装行业用布作价办法希分别不同情况执行的通知(商物字第176号 一九五七年十月二十二日〕
商业部系统财务管理制度(一九五七年十月)
商业部关于复原后的精神、麻疯病患者住院和出院服装用布供应标准的通知〔(57)商二纺字245号 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八日〕
供销合作总社、食品工业部、粮食部关于解决野生油料收购、加工、销售等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57)合土三字第59号 一九五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商业部关于工业品地区差价的补充规定(一九五七年十一月)
商业部关于工业品质量差价方案(一九五七年十一月)
商业部关于工业品价格管理工作制度(一九五七年十一月)
粮食部、交通部、铁道部关于检查粮食运输中的污损、雨湿、霉变等事故,做好安全运输工作的联合指示〔调合字631号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三日〕
粮食部关于各地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下放人员参加生产劳动或到基层工作的粮油供应问题的通知〔(57)供二字第390号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五日〕
粮食部关于出境旅客携带糕点等熟食品出口问题的复函〔(57)供二字第396号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日〕
商业部关于须通过商业部门按调拨价格供应中小城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所需统配、部管原材料加收一定手续费订定代理调拨价办法(物机字第199号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日)
粮食部关于市镇居民迁居衔接口粮供应问题的批复〔(57)供二字第404号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供销合作总社、城市服务部关于耕畜、肉畜由城市服务部统一经营的报告〔(57)合生畜字第100号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商业部计划制度(一九五七年)
商业部、手工业合作总社关于停止制售赌具问题的联合通知〔(57)商二联字215号 一九五八年一月三日)
商业部、城市服务部关于城市服务部系统对商业部系统所属百货公司、地方贸易公司、民族贸易公司供应副食品作价办法的通知(商物联第5号 一九五八年一月十一日)


商业部关于各地制定统配部管原材料的代理调拨价格中问题的答复(商物字第1号 一九五八年一月十三日)
粮食部关于各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下放人员参加劳动或到基层工作的粮油供应问题的补充通知〔(58)采农字第5号 一九五八年一月二十日〕
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一九五八年度棉花预购工作的指示〔(58)合棉7号 一九五八年二月十日〕
粮食部关于国内各种参观团到各地参观用粮是否收取粮票问题的批复〔(58)供应字第27号 一九五八年二月十三日〕
商业部、总参谋部关于军队用布供应范围与办法的联合通知〔(58)商纺字39号 一九五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第一商业部关于批零不分商品价格、零售价格尾数和简化差价计算公式等问题的补充规定〔(58)商物字第30号 一九五八年三月一日〕
第一商业部关于下达第一商业部系统利润分成办法请各地试行的通知(商财计字第46号 一九五八年三月二十一日)
粮食部关于储备粮的几项暂行规定〔(58)粮字第247号 一九五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一商业部关于县公司、三级商店及以下的调拨作价办法(商物字第72号 一九五八年四月十日)
第二商业部关于在本系统实行利润分成的若干规定(二商财字第295号 一九五八年四月十日)
粮食部关于菜油(籽)统购工作的指示〔(58)油购字第92号 一九五八年四月十九日〕
第二商业部关于一九五八年省、自治区、直辖市间禽蛋物资调拨作价试行办法〔(58)二商物字361号 一九五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第一商业部关于小商品调拨作价掌握权限下放地方掌握的通知(商物字第84号 一九五八年四月三十日)
粮食部关于中朝边境两国居民及一般旅客进出口中国国境携带粮食问题的批复〔(58)购供字第62号 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五日〕
粮食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对犯人的供应工作管理的联合通知〔(58)财农字第50号 一九五八年五月二十日〕
粮食部关于提高蓖麻籽、葵花籽收购价格的通知(电报)〔(58)机价字第3号 一九五八年五月三十一〕
粮食部关于固定资产调拨处理方法的通知〔(58)财制字第212号 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第一商业部、第二商业部关于转发上海纺织品采购供应站、印染工业公司《关于试制新规格品种作价办法的报告》的通知〔(58)商物字266号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第一、二商业部,纺织工业部关于棉花检验工作的联合通知〔(58)商棉联字第45号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七日〕
商业部关于低档格布八折收票划分办法的通知〔(58)商纺一农字422号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九日〕
第一、二商业部关于我部直属生产资料批发站机构改组和对外业务关系变动的通知〔(58)商生字第321号 一九五八年九月三日〕
粮食部、总后勤部关于《对一九五九年军用粮定额支票使用管理与结算的几项规定》的联合通知〔(58)粮机购军7号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十日〕
商业部、外贸部、轻工部、纺织部关于棉、麻、菸、茶和猪肉、禽蛋等供应工业和拨交出口价格管理下放各省、市的联合通知(商物联字第68号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铁道部、粮食部关于沿线小站铁路员工及家属购粮超过三华里的运费负担问题,应由各地因地制宜协商办理的联合通知〔(58)购供字第212号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商业企业财会工作的若干规定》希研究执行的通知〔财字第701号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六日〕
粮食部关于财务下放后财务费用会计工作的若干规定的通知〔(58)财制字第282号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国家计委、商业部关于一九五九年石油分配问题的通知〔(58)商石联字148号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商业部关于第二类商品管理的指标及第一、第二类商品管理的地区范围的通知〔(59)商计字176号 一九五九年二月十八日〕
粮食部关于整顿市镇粮食供应工作的指示〔(59)购供字第45号 一九五九年三月十八日〕
商业部、化工部关于化学农药统一由商业部分配的通知〔(59)商化联字第66号 一九五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林业部、商业部、粮食部关于签订油茶等木本油料产销协议的联合通知〔(59)商土字73号 一九五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建委、商业部、一机部关于中央统一分配以外的电机产品统一销售和经营分工的联合通知〔(59)机调字第399号 一九五九年五月七日〕


商业部关于加强商业流动资金清理和管理的几项规定请参照执行的通知(商财字第598号 一九五九年五月七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商业部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59)商计662号一九五九年五月十八日〕
商业部关于一级站和所在市公司分开设置机构进行分工经营的决定〔(59)商辰118号 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商业部关于调整石油采购站及分站机构设置和管理的有关补充通知〔(59)商石字第745号 一九五九年六月六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一级采购供应站财务、会计、费用制度于本年第三季度开始执行的通知(商财字782号 一九五九年六月八日)
商业部关于调整石油产品出厂后几点补充说明的通知(商石字804号 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三日)
粮食部关于传达五月二十八日油脂电话会议精神的通知〔(59)计油字第189号 一九五九年六月十七日〕
粮食部关于机关、部队、学校、厂矿及其他各人民团体种植的粮食和油料统购问题的几项原则规定的通知〔(59)购农字第143号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粮食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粮食系统流动资金的几项规定的联合通知〔(59)粮财财字第154号 一九五九年七月十六日〕
商业部关于各专业局职权范围的若干规定的通知〔(59)商组字第978号 一九五九年七月十七日〕
粮食部关于本部直属机械厂供销工作的几项规定的通知〔(59)粮工业字148号 一九五九年七月十八日〕
商业部关于不下放到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商品目录(一九五九年七月二十日)
商业部关于零售企业和基层批发企业实行商品、资金定额管理的指示(财字第1021号 一九五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粮食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粮食系统信贷统计管理的联合指示〔(59)粮财财字第173号 一九五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商业部关于扩大肥猪差价和对克郎、仔猪价格的掌握原则〔(59)商物1076号 一九五九年八月一日〕
粮食部关于民工和干部等到外地参加经济建设的粮食差额补助问题的批复〔(59)购供字第227号 一九五九年八月十九日〕
粮食部、农业部关于严行制止国营农场自行出售粮食产品的通知(粮组采字第538号 一九五九年八月)
粮食部关于检发《国家粮油仓库开展副业生产的几项原则规定》的通知〔(59)购保字第194号 一九五九年九月二日〕
商业部、纺织工业部关于棉花检验工作几项问题的通知〔(59)商棉联字第312号 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粮食部下达《关于加强市镇粮食供应管理、健全供应业务制度的意见》,请研究执行的通知〔(59)购供字第265号 一九五九年十月六日〕
商业部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系统财务会计制度(草案)》于一九六0年一月一日起实行的通知〔(59)商财字第1500号 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粮食部关于整顿附属企业、加强附属企业财务管理的指示〔(59)财财字第225号 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粮食部关于直属粮食机械厂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的几项规定〔(59)粮工业字175号 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铁桶管理办法的通知〔(59)计油字第958号 一九五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商业部、对外贸易部关于人造棉纺品经营分工问题的联合通知〔(59)商纺联字第448号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十九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国家粮油储备库财务管理规定从一九六0年一月一日开始执行的通知〔(59)财会字第265号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商业部关于民航局系统保留军籍人员棉布定量规定的通知〔(59)纺字1811号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商业部关于通过商业部门供应的统一分配物资改用调拨价格加手续费用作价的意见〔(59)商物字1818号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商业部关于在商业企业中进行编制定员试点工作的通知〔(60)商组字第28号 一九六0年一月九日〕
国家经委批转商业部、铁道部、交通部拟定的《石油合理运输办法及一九六0年流向》〔(60)经交郭字第119号 一九六0年一月二十三日〕
粮食部关于出国工人回国休假期间粮油供应问题的通知〔(60)购供字第48号 一九六0年二月四日〕
粮食部关于检发《关于粮食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60)财会字第5号 一九六0年二月四日〕
粮食部关于检发国务院转发粮食部《关于国家粮油储备的暂行规定》的通知〔(60)销储字60号 一九六0年二月十一日〕
商业部、对外贸易部关于人造棉织品经营分工补充规定的联合通知〔(60)商纺联字第75号 一九六0年二月二十三日〕
纺织部、商业部关于适当提高棉纱纱支和改变部分棉布品种规格的联合通知〔(60)商纺联字第183号 一九六0年三月十八日〕
外贸部、粮食部关于改进拨交粮油出口商品结算工作的指示〔(60)财会字第57号 一九六0年四月一日〕
粮食部关于转发国家经委批转粮食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办法的通知〔(60)计调字343号 一九六0年四月二日〕
商业部、纺织工业部关于制定全国棉纺织、印染产品出厂价格暂行管理办法请转知所属自今年起实行的函〔(60)商纺联字第191号 一九六0年四月四日〕
粮食部关于颁发《粮食部直属企业定额管理办法(草案)》请研究试行的通知〔(60)粮工企字105 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李 金 泽

 

内容摘要:本文反思了我国大陆现有监管法制的现状,尤其是法律体系、法制的价值取向、法定主体权责构造、监管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监督机制、适应银行业国际化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重视立法规划和系统化、立足国情借鉴外国经验、正确处理放松监管与改善监管和严格监管的关系、完善监管主体自身建设相关的制度及其它具体监管制度等措施。

关键词:银行 银行监管 我国银行监管法制

作者简介:李金泽,法学博士,现在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法律事务部工作,已发表法学学术论文50余篇,独著《跨国公司与法律冲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一、我国银行监管法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发展历经了建国初期的开创阶段,计划经济时期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等三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5年3月1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国和人民银行法》(下文简称《人民银行法》)及1995年5月1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下文简称《商业银行法》)标志着我国银行监管法制体系已初步成形。这两部大法成为我国银行监管法制体系的核心。

《人民银行法》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等监管职责,[1]这意味着专门性的代表国家的权威监管主体已经确立。该法还进一步为“金融监督管理”设了专章,共七个条文,规制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责,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审批,金融机构业务的稽核、稽查监督、存贷款利率的监管、财会信息查核,以及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等内容。[2]

《商业银行法》则进一步明确地规定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设立的条件和程序、组织机构、银行存贷款业务中的义务、谨慎性要求、禁止业务、财务报告、监督管理、接管和终止及违反法律的责任等内容。

与此同时,还有一系列的法规和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规章涉及了银行监管问题。比较重要的行政法规有:《储蓄管理条例》、《借款合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等。金融规章则更为繁多:《金融机构管理规定》、《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贷款通则》、《支付结算办法》、《银行帐户管理办法》、《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制正存款业务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则》、《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银团贷款暂行办法》、《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等等。

从《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及其它法规、规章所涉及银行监管的内容来看,我国银行监管法制似乎已不仅初步成形,而且可谓较为“完善”了,尤其是一大串的银行业务管理的金融规章更是甚为繁多。但是,深入分析既有的监管法制,我们便会发现不仅既有的规则、制度尚有缺陷,而且疏漏及亟待补充的问题仍大量存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监管法制体系的构建上存在诸多的不协调或不合理之处。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法制体系主要由两个基本法律——《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国务院主持通过的行政法规及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管理规章(包括“规定”、“办法”、“通知”等文件形式)。这三个层级的法律法规本应是一个有机的协调整体,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后两类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首先,后两类文件并未真正起到补充基本法律之缺漏的作用,因为直接针对两个大法缺漏的条例和规章,尤其是比较系统的文件形式尚没有。众所周知,《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已经颁行五年了,但对两大法作补充性解释的系统条例或规章均未出台。事实上,两大法不仅有许多未作明确规制的问题,而且诸多条文也有待进一步阐释,行政法规、规章虽在两大法出台后的数年内产生不少,却无此两大法的系统实施细则。其次,银行监管有关的条例和规章相互之间或与两大基本法律之间有诸多重叠、不协调或直接抵触之处。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银行监管规则对基本法律的重复其为突出,如1996年6月1日发布的《贷款通则》中第4、5、13、24(第一项)、29(第一款)、62、63、64、68、69条等条款都与《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相重复,有的则仅是简单的复述。银行业务管理规章之间重叠则更为严重,如1997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支付结算办法》大量直接照搬了《票据法》、《票据管理办法》的规定,与此同时,它还与1994年10月9日《异地托收承付结算办法》、1993年5月21日《商业汇票办法》、1994年10月9日《违反银行结算制度处罚规定》[3]等规章有许多重叠的内容。《支付结算办法》中有关“信用卡”规定的第三章(共32个条文)绝大多数内容均直接来自1996年4月1日发布的《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4]人民银行制定的规章之间有不协调或抵触的情形也不少。同时并行适用的《支付结算办法》(1997年)和《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1996年)就有此种现象,前者的第132条规定“商业银行(包括外资银行、合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得发行信用卡。……”后者的第5条则指出“商业银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得发行信用卡。”“非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外金融机构的驻华代表机构不得经营信用卡业务。”很显然,《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已排除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信用卡及经营信用卡业务的可能性,而《支付结算办法》则只要求非银行金融机构“不经批准不得发行”,两者已明显抵触,况且《支付结算办法》第133条已明确规定符合法定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申请发行信用卡。再次,一些法规和规章因未能及时修订已有明显过时的内容,有的条文甚至与现行的法律相矛盾,或者无法适应现时的经济生活之需要。如人民银行1986年4月16日发布的《再贴现试行办法》、1990年《利率管理暂行规定》[5]等便属此类。从这两个文件的名称及发布的时间来看,分别历经14年和10年的规章仍然处于“试行”和“暂行”的状态,这足以表明银行监管规章的严重滞后。从两个文件的具体内容来看,其中与经济现实或现行法律、法规不相符之处也不乏:1)“专业银行”的用语在两个文件都出现了,但自《商业银行法》出台后,“专业银行”的用语不仅不合“时宜”,而且可谓不合法了。2)《再贴现试行办法》仅限于对“专业银行”的贴现也与《人民银行法》第22条第(三)项规的“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帐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不相适应。3)《再贴现试行办法》第5条规定的“再贴现率暂定为3.75‰,略低于对专业银行的一般贷款利率”也不合时宜了。因为人民银行于1997年3月15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开办再贴现业务暂行办法》第5条规定:“再贴现利率按同档次再贷款利率下浮10%执行。”[6]

我国银行监管法制体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缺乏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效益理念,使得行政法规或规章相互之间或与法律之间有大量重叠的条文。这大大地增加了规范性文件的数量及特定文件的条文。银行监管规章制定的目的应在于补救法律、行政法规的缺漏或者对有关内容作补充性阐释,绝不在于重复强调法律法规的某些内容,因为中央银行制定的规范性规件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宣传法律法规的文件。其二,缺乏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系统化理念。这与制定者的规划性和全局性把握的技术和意识水平有关。其三,制定者对已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之及时修订、废止工作未予以足够重视。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处于重大变革时期,政策性较强的“人民银行规章”更有必要作出及时的调整、补充和完善。

第二,监管法制的制度选择不利于实现有效监管,也不利于商业银行追求效率。这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法》及有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过于侧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监管。在《商业银行法》的第一章确立的第4—10条原则性规定中,绝大多数条文为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及协调与其客户之间的关系作出原则性要求,这种设计也为后面的具体制度选择取向奠定了基础。事实上,第三章“存款人的保护”的绝大部分条文及第四章“贷款和其业务的基本规则”的多数条文都是对银行与客户的私法关系的规制。[7]笔者并不是认为《商业银行法》不应对私法关系作规制。但是这种立法选择取向,反映了立法者试图通过严格规制私法关系来实现监管的目标,有监管权力干预私法关系之嫌。反过来,因这些条文占据了将近20个条文,使得总共仅有91条的《商业银行法》很难系统而全面地构筑真正有助于监管目标实现的规则和制度。从德国《银行法》[8]的框架来看,该法第一章界定了信用机构的法律意义及联邦监督局的法律地位;第二章“关于信用机构的条款”仍然是法律赋予信用机构的“公法性义务”,诸如自有资本、信用机构集团的自有资本、清偿能力、对投资的限制、企业之间的关系[9]、高额信贷[10]、信用机构集团发放的高额信贷、近亲信贷、对近亲信贷的申报义务、责任条款、资信证明等等,即使其中的“储蓄业务”也是法律赋予信用机构的强制性义务;第三章“对信用机构的监督条款”;第四章“特别条款”,主要处理监督局监督与其他监督及在外国注册之后的监督等问题;第五、六章“处罚条款、罚款条款”、“过渡条款和最终条款”。这些规则几乎没有直接针对信用机构与其客户之间的私法关系作出规制的内容。日本在56年修改后的《银行法》及其配套施行令也未对私法关系作出规制。法国1984年《银行法》虽在第四、五章分别规定了“信贷机构与其客户的关系”及“对企业贷款的发放”。但从内容上来看,第四章只有两个条文,仅提及活期帐户的开立问题及授权咨询委员会研究信贷机构与客户间的关系及有关建议,而未直接针对具体的私法关系。第五章第60条原则性规定了信用机构对企业的贷款安排的履行问题,第61条则针对贷款接受人的债权之转让问题,这两条属私法关系。

当然,我国《商业银行法》关注私法关系的规制与我国银行业中国有银行占绝对比重的现状有关,因为国有银行的资产是国有资产,倘若像一般私法关系那样广泛自治,可能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立法者的这种顾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国有银行商业化的角度来看,这种选择并不利于市场主体自主地位的确立,也不利于公平、自由竞争机制的实现。况且私法关系可以由《合同法》调整,事实也正如此。

另外,我国中央银行制定的大量银行监管规章,没有真正从有助于提高监管效率、质量的角度出发,而是着眼于银行具体业务操作上的监管。如我国银行监管规章中有关银行结算及信贷业务的规则甚多,且极为细致入微,诸如《异地托收承付结算办法》、《商业汇票办法》、《违反银行结算制度处罚规定》、《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支付结算办法》、《贷款通则》、《贷款的管理办法》、《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存单小额抵押贷款办法》、《电子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自营住房贷款管理暂行规定》、《制止存款业务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则》、《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银团贷款暂行办法》、《境内机构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管理办法》等等。[11]具体业务的监管并非不必要,但是完全或高度依赖具体业务的监管有如下弊端:(1)业务监管规则过于广泛,使得力量有限的监管主体之监管很难得到有效落实,特别是我国监管主体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不管是人力、物力还是技术都极为有限。这务必导致该管的不能有效管,不该管的却去管。(2)广泛的业务监管规则之生成为监管主体滥用监管权力大开方便之门,其结果是监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腐败的可能性增大,而被监管的银行则不惜借助违法手段来规避监管,这两者促成了监管成本的徒增及银行追求经济效率的目标受到侵蚀。

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所制定的重要监管条例(28个)[12]来看,其中直接针对银行业务的规则有:《平等信贷机会的规定》(B条例)、《电子资金转让的规定》(E条例)、《金融证券交易的延伸贷款规定》(G条例)、《支票托收和资金转移的规定》(J条例)、《银行对证券交易的信用贷款比例的规定》(L条例)、《诚实信贷条例》(Z条例)等,其余大多为银行与联储及银行之间、银行业务的谨慎性要求等方面的规定,而且即使前述的几个条例也侧重于对银行业务的谨慎要求作规制。

第三,监管主体的法定权责之构造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立法对法定监管主体——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职权之规制过于宽泛和原则化。《人民银行法》第2、4、7条都是原则性地肯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监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该法虽为“金融监督管理”设了专章,但遗憾的是不仅条文数上仅有7条,而且每个条文的内容均为原则性的规定,如第31条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按照规定审批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第32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的存款、贷款、结算等情况随时稽查、检查监督。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尽管《商业银行法》对这些职权的规制有所补充,但是在监管权力的运作上仍是缺少详尽的规定,这使得诸多权力不便于操作,尤其是无法促成监管权力的合法运作。如关于人民银行有权对企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及相关资料的检查权,《商业银行法》仅在第62条原则性地规定:“……随时对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结算、呆帐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检查监督时,检查监督人员应当出示合法的证件。商业银行应当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提供财务会计资料、业务合同和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其他信息。”德国《银行法》则与此不同,该法虽然在“征询和稽核”上仅有两个条文,[13]但是第44条所设计的机制可操作性强,该条从如下几方面构筑征询和稽核权的实现机制:(1)要求信用机构及其成员有义务提供有关资料,并不需任何特别许可;(2)赋予监督局工作人员可为检查而进入信用机构的营业室;(3)监督局可通过参加股东大会、社员大会及监督机构的会议来实现;(4)可为检查而要求召开前项所列的各种会议,并可规定会议日期、议决事项等。

其次,法律对人民银行行使监管职权的保障机制构造上不健全。如在稽核检查监督权行使的保障上仅规定“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表的,”“拒绝中国人民银行稽核、检查监督的”可对商业银行进行处罚。这种规定很显然把提供有关材料和信息不及时、不完整或不正确的情形疏忽,同时此处也未要求给银行内部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罚。[14]这不利于保证人民银行监督职权履行的有效性。新加坡1971年《银行法——审批银行执照和规定银行业务的银行法》则明确地把刑事和行政制裁责任落实于特定的人身上,如该法第60条的责任主体都是“银行的任何董事、经理、信托人审计员、职工或代理人”,“故意漏记帐”、“故意做或嗦使别人做假帐”、“故意将某项记录改变、抽出、隐藏或销毁,或故意嗦使别人这样做,”这些“均作为违反本条例处以50000元以下罚款或不超过3年的徒刑,或二者并行。”[15]

再次,法律法规对人民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违反法定程序或滥用权力的监督未能明确地要求。由于中央银行担负着监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重要责任,而金融业务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况且各国对商业银行主要管理人员的任职一般均有法定的要求,为加强银行监管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我国也应对人民银行工作人员,尤其是主要的负责人之业务素质作出严格要求。至于人民银行及其工作人员履职的监督问题,在《人民银行法》第49、50条有所规制,另外《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均提供了“行政诉讼”机制实现司法监督。但这些规制仍过于简单,有待立法进一步完善。

第四,监管法制在构建、运用监管手段和方法上有缺漏。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对市场准入监管、稽核检查监管、调查统计、市场退出、谨慎性要求等手段均已纳入监管法制体系中,但是对存款保险制度等监管手段,则尚未予以足够重视,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尚为空白状态。各国实践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在维护金融秩序和稳定银行体系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已纷纷以不同方式建立此制。该项制度有助于借助存款保险机构来加强对银行业务的监管,尤其是有助于通过存款保险机构督促银行减少违法经营。我国银行业因各种原因积累的不良资产问题使银行潜伏了极大的风险,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良资产及其带来的风险将进一步强化,存款人面临的风险也将更大。存款保险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促成这些风险的降低和防范。

市场退出监管是在银行机构发生信用危机或可能发生信用危机时,中央银行认为保护存款人或投保人利益并恢复市场秩序而有必要关闭该机构,以及其他原因主动退出市场时,中央银行依法对退出全过程的监管。我国《商业银行法》对此种监管设了专章“接管和终止”(第七章),但是该法对银行因破产或主动退出市场的监管之规定过于简单,仅有原则性的4个条文,诸如关闭中债务清偿原则、债务重组、有效资产的承接、被关闭银行的托管等均无规定。另外,我国尚无针对一般企业的破产法,[16]何况银行不同于一般企业,它的破产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法制必须对破产程序的各种问题设置监管。美国借助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来监管和处理银行破产问题,并在20世纪80年修正支付法,公开对商业银行援助,运用资本暂缓政策、过渡银行等方法来处理银行破产中的问题。

在谨慎要求方面,《商业银行法》已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资本充足率、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等作出规定。很显然,这些指标过于简单。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作了进一步规定,即1997年1月1日起执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该办法设置的指标分为监控指标和监测指标,前者包括资本充足率、贷款质量、单个贷款比例、备付金比例、拆借资金比例、境外资金运用、国际商业借款、存贷款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资产流动比例等十个指标;后者主要有风险加权资产比例、股东贷款比例、外汇资产比例、利息回收率、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等指标。[17]这些补充使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面的监管制度已比较完善。但是《商业银行法》对关联贷款(对关系人发放贷款)的规定尚有如下不足:1)对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程序未严格规制。立法只是规定发放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的同类贷款的条件,这种规定为关系人(尤其是商业银行的董事、管理人员自己及其近亲属)借所谓的“担保”暗渡陈仓,开方便之门。德国《银行法》对近亲信贷增设了“仅当根据全体业务领导人的一致通过的决议,且得到监督机构的明确同意时才提供”。[18] 2)立法未给监管主体——人民银行具体实施监督创设有效的机制。德国《银行法》设定的“申报义务”[19]机制值得借鉴。3)“关系人”的范围之界定尚有不足,即一方面未对近亲属作出明确的限定,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的股东(尤其是持有较高比例股份的企业)纳入关系人的范围。事实上,这类人也可能因其持股关系而取得“方便”的贷款,从而徒增银行的经营风险。

我国两大基本法律对监管方法仅有原则性的规定,诸如以何种形式和程序来实现现场、非现场的监管,或者通过利用外部审计师对有关信息进行核实,这些方法的具体运用均未上升到法制的层面。[20]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