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4 05:49:09  浏览:885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1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3年1月2日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第一条 为推进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主要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公平、科学合理、系统综合、求真务实的原则。
  第三条 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水利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审计署、统计局等部门组成考核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第四条 考核内容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完成、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目标详见附件;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包括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制度建设及相应措施落实情况。
  第五条 考核评定采用评分法,满分为100分。考核结果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得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90分以下为良好,60分以上80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六条 考核工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相对应,每五年为一个考核期,采用年度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考核期的第2至5年上半年开展上年度考核,在考核期结束后的次年上半年开展期末考核。
  第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本行政区域考核期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合理确定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在考核期起始年3月底前报送水利部备案,同时抄送考核工作组其他成员单位。如考核期内对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有调整的,应及时将调整情况报送备案。
  第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在每年3月底前将本地区上年度或上一考核期的自查报告上报国务院,同时抄送水利部等考核工作组成员单位。
  第九条 考核工作组对自查报告进行核查,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重点抽查和现场检查,划定考核等级,形成年度或期末考核报告。
  第十条 水利部在每年6月底前将年度或期末考核报告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审定后,向社会公告。
  第十一条 经国务院审定的年度和期末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 对期末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予以通报表扬,有关部门在相关项目安排上优先予以考虑。对在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三条 年度或期末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在考核结果公告后一个月内,向国务院作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同时抄送水利部等考核工作组成员单位。
  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审批,暂停该地区新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对整改不到位的,由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追究该地区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四条 对在考核工作中瞒报、谎报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第十五条 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效率控制目标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



附件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单位:亿立方米

地区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北京 40.00 46.58 51.56
天津 27.50 38.00 42.20
河北 217.80 221.00 246.00
山西 76.40 93.00 99.00
内蒙古 199.00 211.57 236.25
辽宁 158.00 160.60 164.58
吉林 141.55 165.49 178.35
黑龙江 353.00 353.34 370.05
上海 122.07 129.35 133.52
江苏 508.00 524.15 527.68
浙江 229.49 244.40 254.67
安徽 273.45 270.84 276.75
福建 215.00 223.00 233.00
江西 250.00 260.00 264.63
山东 250.60 276.59 301.84
河南 260.00 282.15 302.78
湖北 315.51 365.91 368.91
湖南 344.00 359.75 359.77
广东 457.61 456.04 450.18
广西 304.00 309.00 314.00
海南 49.40 50.30 56.00
重庆 94.06 97.13 105.58
四川 273.14 321.64 339.43
贵州 117.35 134.39 143.33
云南 184.88 214.63 226.82
西藏 35.79 36.89 39.77
陕西 102.00 112.92 125.51
甘肃 124.80 114.15 125.63
青海 37.00 37.95 47.54
宁夏 73.00 73.27 87.93
新疆 515.60 515.97 526.74
全国 6350.00 6700.00 7000.00



附件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效率控制目标

地区 2015年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北京 25% 0.710
天津 25% 0.664
河北 27% 0.667
山西 27% 0.524
内蒙古 27% 0.501
辽宁 27% 0.587
吉林 30% 0.550
黑龙江 35% 0.588
上海 30% 0.734
江苏 30% 0.580
浙江 27% 0.581
安徽 35% 0.515
福建 35% 0.530
江西 35% 0.477
山东 25% 0.630
河南 35% 0.600
湖北 35% 0.496
湖南 35% 0.490
广东 30% 0.474
广西 33% 0.450
海南 35% 0.562
重庆 33% 0.478
四川 33% 0.450
贵州 35% 0.446
云南 30% 0.445
西藏 30% 0.414
陕西 25% 0.550
甘肃 30% 0.540
青海 25% 0.489
宁夏 27% 0.480
新疆 25% 0.520
全国 30% 0.530

  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年后的用水效率控制目标,综合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布局和物价等因素,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另行制定。



附件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江河湖泊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

地区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北京 50% 77% 95%
天津 27% 61% 95%
河北 55% 75% 95%
山西 53% 73% 95%
内蒙古 52% 71% 95%
辽宁 50% 78% 95%
吉林 41% 69% 95%
黑龙江 38% 70% 95%
上海 53% 78% 95%
江苏 62% 82% 95%
浙江 62% 78% 95%
安徽 71% 80% 95%
福建 81% 86% 95%
江西 88% 91% 95%
山东 59% 78% 95%
河南 56% 75% 95%
湖北 78% 85% 95%
湖南 85% 91% 95%
广东 68% 83% 95%
广西 86% 90% 95%
海南 89% 95% 95%
重庆 78% 85% 95%
四川 77% 83% 95%
贵州 77% 85% 95%
云南 75% 87% 95%
西藏 90% 95% 95%
陕西 69% 82% 95%
甘肃 65% 82% 95%
青海 74% 88% 95%
宁夏 62% 79% 95%
新疆 85% 90% 95%
全国 60% 80% 9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青海省省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

青海省人民政府


青海省省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
青海省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省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为: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央驻省企事业单位所有职工和退休(退职)人员(不包括海西州)。
退职人员是指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了退职手续,由单位按月发放退职生活费的人员。
第三条 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享受医疗补助。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条 所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必须参加省级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条 离休人员、老红军和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原有医疗待遇不变,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实报实销。医疗费用按原资金渠道解决,支付确有困难的,由省级财政帮助解决。
第六条 计划内的在校大中专院校学生仍按定额包干的管理办法由学校包干管理,资金由原渠道解决。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 省职工医疗保险管理局(简称“省医保局”)经办省级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业务,对全省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支付。
(二)编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定财务会计、内部审计和统计制度,制定有关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业务管理的具体规定。
(三)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范围内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并签订协议。向社会公布省级统筹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名称。配合有关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进行监督、检查。
(四)办理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证件,办理转诊、转院、家庭病床、特殊检查、治疗及用药等方面的审批及业务查询。
第八条 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要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组织。其主要职责是:
(一)积极宣传和认真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规章和制度。
(二)制定并落实基本医疗保险的各项具体管理措施。
(三)监督、检查本单位对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向省医保局按期报送基本医疗保险报表。
(五)办理本单位基本医疗保险及其它事宜。
第九条 用人单位要建立医疗保险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医疗保险管理人员。其主要职责是:
(一)认真执行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二)负责本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和业务咨询工作。
(三)负责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缴纳和医疗费的报销。
(四)建立本单位职工个人帐户台帐,做好个人帐户的年度结算工作。
(五)及时完成本单位人数、工资总额变动情况及有关报表的上报工作。
(六)办理本单位其它基本医疗保险事宜。

第三章 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
第十条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一)用人单位缴费率为在职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6%,职工按本人上年度工资总额的2%缴费。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
(二)用人单位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时按照退休人员的人数缴纳一次性医疗保险费,缴费标准为全省社会平均工资的30%。以后每年按照新增加的退休人员数缴纳一次性医疗保险费。
(三)职工工资总额以国家统计部门规定的工资统计口径计算。
第十一条 有关缴费规定:
(一)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缴费基数不得低于上年度本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低于60%的按60%缴费;超过上年度本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的,按300%缴费。
(二)下岗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包括单位和个人缴费)均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按上年度本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纳。
下岗职工必须是正式办理下岗手续,并由再就业服务中心管理的人员。
(三)企业破产、分立、合并时,必须清偿欠缴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缴费事宜另行下文。
第十二条 原参加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缴费率不变,在职职工按本人年工资总额的2%缴费。医疗保险基金由省医保局单独列帐管理。
第十三条 离休人员、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费参照上年度离休人员人均支出费用核定、缴纳。
(一)行政单位上述人员医疗费由省财政厅按上述标准向省医保局全额拨付。
(二)事业单位上述人员医疗费由省财政厅按确定的补助比例向省医保局拨付,差额部分由单位缴纳。
(三)企业单位上述人员医疗费由用人单位按上述标准向省医保局全额缴纳。
(四)用人单位确实无力缴纳的,必须报请主管部门审定,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财政帮助解决。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缴费来源及办法:行政单位由省财政厅向省医保局全额拨付;事业单位按省财政厅确定补助比例核拨,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缴纳;企业由用人单位全额缴纳。
医疗保险费暂由省医保局收缴,待时机成熟后统一由税务部门征收。
第十五条 医疗保险费的缴纳办法
(一)用人单位在每年元月份足额扣缴职工个人全年的医疗保险费。
(二)用人单位每季首月的十日前足额缴纳单位负担的医疗保险费,不得拖欠和拒缴。逾期不缴者,停止该单位医疗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在省医保局办理以下手续:
(一)填报《青海省省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花名册》和《青海省省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申报表》,提供工资总额、编制等有关资料。
(二)领取省医保局核发的医疗保险证、卡。
第十七条 省医保局在收到用人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后,向交款单位出具缴款证明及收据,载明该单位参保人数、缴款金额、缴款日期等,作为用人单位缴款凭证。
用人单位应将缴款证明公开张贴接受职工监督。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职工人数、工资总额、银行帐号发生变化时,医疗保险经办人员应到省医保局办理变更手续。用人单位接收职工时,应检查其医疗保险费缴纳情况,凡有欠缴、漏缴保险费的,由原用人单位缴清。否则,接收单位为其补缴。
在季度内调出本单位的职工,其上缴的保险费计算到本季度末。
第十九条 职工因工作调动、死亡以及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应由原单位缴清其医疗保险费,并于调动(死亡、终止)次日计算,10日内收回IC卡和《职工医疗保险病历》交省医保局办理转移、注销手续。如不及时交回,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全部由原单位负责。

第四章 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基金的建立与管理
第二十条 省医保局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各类人员建立个人帐户。参保职工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本人个人医疗帐户。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的个人医疗帐户不予记载资金。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以职工本人上年度工资总额(退休人员以退休费)为基数,按一定比例划入个人帐户。即按35岁以下0.8%,35岁(含)至45岁1.3%,45岁(含)以上2%,退休人员3%的比例划入个人帐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
记入个人帐户后的余额划入社会统筹基金。
第二十二条 个人帐户本金和利息为个人所有,结余基金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职工工作调动,个人帐户随人转移。无继承人的,个人帐户结余并入社会统筹基金。
(一)职工调离本省,凭调动证明办理注销、转移手续,其结余的个人帐户资金可结算到调离月份,随同转移或一次性支付。
(二)职工在省内调动,凭调动证明由接收单位办理个人医疗帐户转移手续。
第二十三条 医疗保险基金
(一)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计息办法:当年筹集的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上年结转的基金本息,按3个月期整存整取的银行存款利率计息;存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的沉淀资金,比照3年期零存整取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并不低于该档次利率水平。
(三)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及利息不缴纳税费。

第五章 医疗保险待遇
第二十四条 个人帐户用于支付本人一般门诊的医疗费用,超支自理。个人帐户历年结余资金(不包括当年资金)也可用于支付统筹基金报销时个人自负部分的支出。
第二十五条 住院起付标准按医疗不同等级分别支付,本年度内再次住院起付标准依次递减。对尚未评定医院等级的定点医疗机构,由省卫生厅和省医保局协商确认后公布参照执行的医院等级。具体起付标准如下:
------------------------
| |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及以下|
|------|----|----|-----|
| 第一次 |800元|700元|600元 |
|------|----|----|-----|
| 第二次 |550元|440元|380元 |
|------|----|----|-----|
|第三次及以后|450元|400元|320元 |
------------------------
第二十六条 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费用,即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个人要负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并采取分段累加计算。具体比例见下表:
统筹基金报销时个人负担比例表
---------------------------------------
|医| |在职 | 退休人员(%) |
|院| 医疗费用分段 | |-----------------|
|级| |人员 |男55岁 |男55岁 |75岁|
|别| |(%)|女50岁以下|女50岁以上|以上 |
|-|-------------|---|------|------|---|
|三| 0—5000元 |20 |18 |16 |12 |
|级|-------------|---|------|------|---|
|医|5000元—10000元 |15 |13 |11 |8 |
|院|-------------|---|------|------|---|
| |10000元—30000元|10 |8 |6 |4 |
|-|-------------|---|------|------|---|
|二| 0—5000元 |18 |16 |14 |10 |
|级|-------------|---|------|------|---|
|医|5000元—10000元 |13 |11 |9 |6 |
|院|-------------|---|------|------|---|
| |10000元—30000元|8 |6 |5 |4 |
|-|-------------|---|------|------|---|
|一| 0—5000元 |16 |14 |12 |10 |
|级|-------------|---|------|------|---|
|医|5000元—10000元 |11 |9 |8 |6 |
|院|-------------|---|------|------|---|
|及| | | | | |
|以|10000元—30000元|6 |5 |4 |3 |
|下| | | | | |
---------------------------------------
起付标准和个人负担比例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当调整。
第二十七条 住院治疗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超过三个月的按第二次住院计算。住院治疗的跨年度医疗费用,按第二年首次住院核算。
第二十八条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起付标准以上医疗费用累计3万元。
第二十九条 离休人员按每人每年1000元发给医疗周转金。年内未用完的节约归己。超过1000元的部分,按规定实报实销。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个人先自负15%,然后按规定的比例报销。
(一)符合规定转外地治疗发生的医疗费;
(二)居住省外的参保人员因病情需要并由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院证明转异地治疗的,由此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
(三)前往异地出差、探亲人员临时发生的医疗费。
第三十一条 参保人员因患急症不能赴定点医院就诊,可在就近医院临时就诊,凭急诊证明、发票、处方报销一次性急诊费用。非急症疾病盖急诊章的费用,不予报销。
第三十二条 某些特殊病种(如癌症)的门诊费用也可在统筹基金部分报销,具体病种和报销办法另行下文制定。
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参保职工要先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具体比例另行下文制定。
第三十三条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按照我省颁布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执行。在抢救危重病人时,需使用用药范围之外的药品,可先用药,次日由医院出具证明,报省医保局批准后方可报销。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列支:
(一)参保职工因违法犯罪、酗酒、自杀、自残、交通肇事和医疗事故等发生的医疗费用和不符合基本医疗范围的医疗费用;
(二)工伤和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
(三)参保单位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以前发生的医疗费用。

第六章 医疗管理
第三十五条 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制度。参保人员根据病情在省医保局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内选择就医。居住省外的参保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可在居住地选择4家全民所有制医院作为自己的定点医疗机构。
第三十六条 参保人员患病,必须持省医保局统一核发的IC卡和《职工医疗保险病历》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职工医疗保险IC卡和病历不得转借或冒名使用。
第三十七条 参保人员需住院的,凭定点医院入院通知单到单位领取住院费用记帐结算表后,在定点医院办理住院手续。
第三十八条 参保人员因病情需要转外地治疗时,需经省卫生厅和省医保局审批同意。未经审批同意转外治疗发生的医疗费不予报销。
第三十九条 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将所开药品及所做的各项检查、治疗,用中文书写在病人门诊病历及住院医嘱上。
第四十条 省医保局应制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监督管理办法,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在检查过程中,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应积极配合,主动提供相关资料。

第七章 医疗保险费的结算和监督
第四十一条 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与参保人员的结算:
(一)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医药费,由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处在IC卡的“个人医疗帐户”栏目中记载支出,核减总额。
每年度个人帐户金额用完为止,超支部分由个人自负。
(二)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各项费用均应在IC卡上记载。其中个人自负部分(除用历年结余记帐的)用现金支付,由医院收取。
起付标准以下费用、自费和个人自负比例医疗费用的发票,分别加盖“起付标准”、“自费”和“个人自负”章。
报销、结算时要出具以上全部票据。
(三)离休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全额现金支付,由单位经办人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到省医保局报销。
第四十二条 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与省医保局的结算:每月5日前,定点医疗机构将上月职工个人帐户支出和住院医疗费用填写《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结算月报表》(一式三份),连同《复式处方结算联》、《职工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记帐结算表》、《青海省职工医疗保
险医疗费用结算单》、《定点医疗单位特检特治明细单》、《参保人员住院登记表》、《住院病人治疗记录单》,报送省医保局审核后拨款。省医保局拨款暂扣总额的10%,年末根据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医疗保险考核结果决定拨付。
第四十三条 设立由政府有关部门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医疗机构代表、工会代表和有关专家参加的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监督。

第八章 责任
第四十四条 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省医保局向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追回不合理费用,并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无效的,省医保局可根据协议约定,解除定点协议。
(一)诊治、记帐不验证或弄虚作假,将未参保人的医疗保险费用列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
(二)将不应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医疗费列入医疗保险基金范围的;
(三)不按规定限量开药(一般病3—5日量,慢性病7—10日量,长期服药的如糖尿病、高血压10—20日量),或同次门诊开两张以上相类似药物处方,开过时或超前日期处方,分解处方增加门诊人次和开给非治疗性药品的;
(四)擅自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任意增加收费项目和不执行规定的药品零售价格的;
(五)采用病人挂名住院或将病人住进超标准病房,将超标准的医疗费列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
(六)对参保病人不视病情需要,随意扩大检查项目的;
(七)不按规定书写病历的;
(八)以医谋私损害参保人员权益,增加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开支以及其它违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
第四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省医保局除追回不合理费用外,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停止其医疗保险待遇。
(一)将不属于医疗保险的人员列入医疗保险范围的;
(二)少报职工工资、退休费用总额而少缴医疗保险费的;
(三)虚报、重报医疗费的。
第四十六条 参保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省医保局除向直接责任人追回发生的医疗费用外,对情节严重的,收回职工医疗保险IC卡和《职工医疗保险病历》,停止其医疗保险待遇。
(一)将本人病历转借他人就诊或冒名就诊的;
(二)私自涂改处方、费用单据、虚报冒领的;
(三)无理取闹,严重扰乱医疗保险正常工作秩序的。
第四十七条 省医保局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严肃处理,有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在征缴医疗保险基金及审核医疗费时徇私舞弊、损公肥私的;
(二)工作失职或违反财经纪律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损失的;
(三)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索贿受贿、谋取私利的;
(四)违反规定的其它行为。
第四十八条 对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和用人单位,省医保局应进行表彰奖励。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细则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从二○○一年元月一日起实施。原《青海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第五十条 本细则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2000年12月28日

财政部关于下发《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下发《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的通知
财政部




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党中央有关部门,中央直管企业集团,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上海、青岛、厦门、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做好2000年度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工作,及时掌握国有建设单位财务状况、资金使用效果等基础情况,我们根据《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了《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报表编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的汇编范围是:实行独立核算的国有建设单位。包括:当年安排基本建设投资,当年虽未安排投资但有在建工程、停缓建项目和资产已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项目的建设单位。但不包括经各级财政部门批准实行基本建设财务和企业财务并
轨的单位。
二、本套报表按照各建设单位的隶属关系上报、汇总,即:中央建设单位由国务院各部门(单位)负责编制、汇总,经审核后上报财政部审核批复;地方建设单位由同级主管部门审查汇总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和有关国资部门负
责将本地区的会计决算报表汇总上报财政部;中央和地方拼盘建设项目,按照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比例分别报中央主管部门和地方同级主管部门(同级财政)。
三、各地区、各部门及各建设单位要在做好建设单位资金清理、账务核实的基础上,认真编制决算报表,保证数据准确、真实、可靠和合法,并按规定认真做好决算报表录入、审核、汇总及上报等工作。
四、需分户编制、录入本套报表的基本单位为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建设单位和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企业。
五、各地区、各部门应将审核无误的决算报表及报表附注、汇总及分户数据软盘,于2001年3月31日前一式两份上报财政部(中央单位分别报统计评价司一份和相关业务司一份)。各地区、各部门决算汇总报表以万元为单位上报,分户数据以元为单位上报,报表附注应对年度基
本建设财务的全面状况做详细说明,特别是对国债专项资金的到位、使用情况做重点说明。
六、凡经财政部审核批准,基建财务与企业财务已经并轨的建设单位,应按照《关于印发〈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和〈企业基建业务有关会计处理办法〉的通知》(财会字〔1998〕17号)规定的报表格式,由各地区、各部门审核汇总后作基建附表上报财政部。
七、《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的“数据处理软件”将另行下发。
各级财政部门和各中央部门(单位)要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所属的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认真做好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的布置、汇总、上报工作。

附件一:

---------------------------------------------------
| |
| 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 |
| |
| |
| (单位公章) |
|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 |
| |
| 财务负责人:___________ |
| |
| 填 表 人:___________ |
| |
| 电话号码:____________ |
| |
| 报送日期: 2001年__月__日 |
| |
| |
| |
|-------------------------------------------------|

|单位统一代码 | |
| |单位性质:1.行政 2.事业 3.企业 □ |
|(各级技术监督局核发) □□□□□□□□□ | |
|------------------------|------------------------|
|隶属关系: □□□□□□—□□□ | |
| |所在地区:(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
| (国家标准:行政隶属关系代码—部门标识代码)| |
|------------------------|------------------------|
|报表类型 0.单户 □ |备用码 □□□□□□|
---------------------------------------------------

资金平衡表
财建01表
编制单位: 2000年12月31日 单位:元
-----------------------------------------------------
| 资金占用 |行次|年初数|年末数| 资金来源 |行次|年末数|
|----------------|--|---|---|----------------|--|---|
|一、基本建设支出合计 |1 | * | |一、基建拨款合计 |39| |
|----------------|--|---|---|----------------|--|---|
|(一)交付使用资产 |2 | * | |(一)以前年度拨款 |40| |
|----------------|--|---|---|----------------|--|---|
|1.固定资产 |3 | * | |(二)本年预算拨款 |41| |
|----------------|--|---|---|----------------|--|---|
|2.流动资产 |4 | * | |(三)本年基建基金拨款 |42| |
|----------------|--|---|---|----------------|--|---|
|3.无形资产 |5 | * | |(四)本年进口设备转账拨款 |43| |
|----------------|--|---|---|----------------|--|---|
|4.递延资产 |6 | * | |(五)本年器材转账拨款 |44| |
|----------------|--|---|---|----------------|--|---|
|(二)待核销基建支出 |7 | * | |(六)本年煤代油专用基金拨款 |45| |
|----------------|--|---|---|----------------|--|---|
|(三)转出投资 |8 | * | |(七)本年自筹资金拨款 |46| |
|----------------|--|---|---|----------------|--|---|
|(四)在建工程 |9 | | |(八)本年国债专项资金补助 |47| |
|----------------|--|---|---|----------------|--|---|

|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10| | |(九)本年专项建设基金拨款 |48| |
|----------------|--|---|---|----------------|--|---|
|2.设备投资 |11| | |(十)本年维护费拨款 |49| |
|----------------|--|---|---|----------------|--|---|
|3.待摊投资 |12| | |(十一)本年其他拨款 |50| |
|----------------|--|---|---|----------------|--|---|
|4.其他投资 |13| | |(十二)待转自筹资金拨款 |51| |
|----------------|--|---|---|----------------|--|---|
|二、应收生产单位投资借款 |14| | |(十三)预收下年度预算拨款 |52| |
|----------------|--|---|---|----------------|--|---|
|三、器材 |15| | |(十四)本年交回结余资金 |53| |
|----------------|--|---|---|----------------|--|---|
| 其中:待处理器材损失 |16| | |二、项目资本 |54| |
|----------------|--|---|---|----------------|--|---|
|四、货币资金合计 |17| * | |三、项目资本公积 |55| |
|----------------|--|---|---|----------------|--|---|
| 其中:银行存款 |18| * | |四、基建借款 |56| |
|----------------|--|---|---|----------------|--|---|

|五、预付及应收款合计 |19| * | | 其中:基建投资借款 |57| |
|----------------|--|---|---|----------------|--|---|
|1.预付备料款 |20| * | | 其中:国债转贷资金 |58| |
|----------------|--|---|---|----------------|--|---|
|2.预付工程款 |21| * | |五、企业债券资金 |59| |
|----------------|--|---|---|----------------|--|---|
|3.预付大型设备款 |22| * | |六、待冲基建支出 |60| |
|----------------|--|---|---|----------------|--|---|
|4.应收有偿调出器材及工程款 |23| * | |七、应付款合计 |61| |
|----------------|--|---|---|----------------|--|---|
|5.应收票据 |24| * | |(一)应付器材款 |62| |
|----------------|--|---|---|----------------|--|---|
|6.其他应收款 |25| * | |(二)应付工程款 |63| |
|----------------|--|---|---|----------------|--|---|
|六、有价证券 |26| * | |(三)应付有偿调入器材及工程款 |64| |
|----------------|--|---|---|----------------|--|---|

|七、固定资产合计 |27| * | |(四)应付票据 |65| |
|----------------|--|---|---|----------------|--|---|
| 固定资产原价 |28| * | |(五)应付工资 |66| |
|----------------|--|---|---|----------------|--|---|
| 减:累计折旧 |29| * | |(六)应付福利费 |67| |
|----------------|--|---|---|----------------|--|---|
| 固定资产净值 |30| * | |(七)其他应付款 |68| |
|----------------|--|---|---|----------------|--|---|
| 固定资产清理 |31| * | |八、未缴款合计 |69| |
|----------------|--|---|---|----------------|--|---|
|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 |32| * | |(一)未缴税金 |70| |
|----------------|--|---|---|----------------|--|---|
| |33| | |(二)未缴基建收入 |71| |
|----------------|--|---|---|----------------|--|---|
| |34| | |(三)未缴基建包干结余 |72| |
|----------------|--|---|---|----------------|--|---|
| |35| | |(四)其他未缴款 |73| |
|----------------|--|---|---|----------------|--|---|
| |36| | |九、上级拨入资金 |74| |
|----------------|--|---|---|----------------|--|---|
| |37| | |十、留成收入 |75| |
|----------------|--|---|---|----------------|--|---|
| 资金占用合计 |38| | | 资金来源合计 |76| |
-----------------------------------------------------

基建投资表
财建02表
编制单位: 2000年12月31日 单位:元
-------------------------------------------------------
| | | | 基建投资拨借款 | 基本建设支出
| | | |---------------------------|------------------
| | | | | 其中 | | 已移交资产 | |
|建设|开工|概| |------------------------| |-----------| |
|项目| |算|累计|国家拨款 | | | |基建投资借款| | | | | | |在建|
|名称|日期|数| |-----|单位|国家|法人|------|企业| |固定|流动|无形|递形| |
| | | | |小|国债专| | | | |国债转|债券|累计| | | | | |
| | | | | |项资金|拨款|资本|资本|小计| |资金| |资产|资产|资产|资产|工程|
| | | | |计|补 助| | | | |贷资金| | | | | | | |
|--|--|-|--|-|---|--|--|--|--|---|--|--|--|--|--|--|--|
| |1 |2|3 |4| 5 |6 |7 |8 |9 |10 |11|12|13|14|15|16|17|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 注 |
-----|-----|
| | | |
待核|转出|项目|项目|
销基| | | |
建支| | | |
出 |投资|性质|类型|
| | | |
| | | |
--|--|--|--|
18|19|20|21|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项目性质:1.新建 2.扩建 3.续建 4.其他
项目类型:1.经营性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2.经营性项目(未实行项目法人制) 3.非经营性项目

待摊投资明细表
财建03表
编制单位: 2000年12月31日 单位:元
---------------------------------
| 项 目 | 行次 |本年数|累计数|
|------------------|----|---|---|
|1.建设单位管理费用 | 1 | | |
|------------------|----|---|---|
|2.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 | 2 | | |
|------------------|----|---|---|
|3.勘察设计费 | 3 | | |
|------------------|----|---|---|
|4.研究实验费 | 4 | | |
|------------------|----|---|---|
|5.可行性研究费 | 5 | | |
|------------------|----|---|---|
|6.临时设施费 | 6 | | |
|------------------|----|---|---|
|7.设备检验费 | 7 | | |
|------------------|----|---|---|
|8.延期付款利息 | 8 | | |
|------------------|----|---|---|
|9.负荷联合试车费 | 9 | | |
|------------------|----|---|---|

|10.包干结余 | 10 | | |
|------------------|----|---|---|
|11.坏账损失 | 11 | | |
|------------------|----|---|---|
|12.借款利息 | 12 | | |
|------------------|----|---|---|
| 其中:资金占用费 | 13 | | |
|------------------|----|---|---|
|13.减:财政贴息资金 | 14 | | |
|------------------|----|---|---|
|14.减:存款利息收入 | 15 | | |
|------------------|----|---|---|
|15.合同公证费及工程质量监测费 | 16 | | |
|------------------|----|---|---|
|16.企业债券利息 | 17 | | |
|------------------|----|---|---|
|17.土地使用税 | 18 | | |
|------------------|----|---|---|
|18.汇兑损益 | 19 | | |
|------------------|----|---|---|

|19.国外借款手续费及承诺费 | 20 | | |
|------------------|----|---|---|
|20.施工机构转移费 | 21 | | |
|------------------|----|---|---|
|21.报废工程损失 | 22 | | |
|------------------|----|---|---|
|22.耕地占用税 | 23 | | |
|------------------|----|---|---|
|23.土地复垦及补偿费 | 24 | | |
|------------------|----|---|---|
|24.投资方向调节税 | 25 | | |
|------------------|----|---|---|
|25.固定资产损失 | 26 | | |
|------------------|----|---|---|
|26.器材处理亏损 | 27 | | |
|------------------|----|---|---|
|27.设备盘亏及毁损 | 28 | | |
|------------------|----|---|---|
|28.调整器材调拨价格折价 | 29 | | |
|------------------|----|---|---|
|29.企业债券发行费 | 30 | | |
|------------------|----|---|---|
|30.其他待摊投资 | 31 | | |
|------------------|----|---|---|
|31.合计 | 32 | | |
|------------------|----|---|---|
|32.已摊销数 | 33 | | |
---------------------------------

基建借款情况表
财建04表
编制单位: 2000年12月31日 单位:元
-------------------------------------------------------------
| | |年初借|本年实际借款数|本年还款数|本年贷款转资本金数|本年豁免数|年末借|
| | | |-------|-----|---------|-----| |
| 借 款 种 类 |行次|款余额|本 金|利 息|本金|利息| 本金 | 利息 |本金|利息|款余额|
| | |---|---|---|--|--|----|----|--|--|---|
| | | 1 | 2 | 3 |4 |5 | 6 | 7 |8 |9 |10 |
|------------------|--|---|---|---|--|--|----|----|--|--|---|
|一、基建投资借款合计 |1 | | | | | | | | | | |
|------------------|--|---|---|---|--|--|----|----|--|--|---|
|(一)拨改贷投资借款 |2 | | | | | | | | | | |
|------------------|--|---|---|---|--|--|----|----|--|--|---|
|(二)国家开发银行投资借款 |3 | | | | | | | | | | |
|------------------|--|---|---|---|--|--|----|----|--|--|---|
| 其中:用软贷款安排的投资 |4 | | | | | | | | | | |
| 借款 | | | | | | | | | | | |
|------------------|--|---|---|---|--|--|----|----|--|--|---|
|(三)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委托借款 |5 | | | | | | | | | | |
|------------------|--|---|---|---|--|--|----|----|--|--|---|
| 其中:基建基金委托借款 |6 | | | | | | | | | | |
|------------------|--|---|---|---|--|--|----|----|--|--|---|
| 其他委托借款 |7 | | | | | | | | | | |
|------------------|--|---|---|---|--|--|----|----|--|--|---|
|(四)部门统借基建基金借款 |8 | | | | | | | | | | |
|------------------|--|---|---|---|--|--|----|----|--|--|---|
|(五)部门基建基金借款 |9 | | | | | | | | | | |
|------------------|--|---|---|---|--|--|----|----|--|--|---|

|(六)国债转贷资金 |10| | | | | | | | | | |
|------------------|--|---|---|---|--|--|----|----|--|--|---|
|(七)特种拨改贷投资借款 |11| | | | | | | | | | |
|------------------|--|---|---|---|--|--|----|----|--|--|---|
|(八)商业银行投资借款 |12| | | | | | | | | | |
|------------------|--|---|---|---|--|--|----|----|--|--|---|
|(九)煤代油投资借款 |13| | | | | | | | | | |
|------------------|--|---|---|---|--|--|----|----|--|--|---|
|(十)停缓建维护费借款 |14| | | | | | | | | | |
|------------------|--|---|---|---|--|--|----|----|--|--|---|
|(十一)国外借款 |15| | | | | | | | | | |
|------------------|--|---|---|---|--|--|----|----|--|--|---|
|(十二)其他投资借款 |16| | | | | | | | | | |
|------------------|--|---|---|---|--|--|----|----|--|--|---|
|二、国内储备借款 |17| | | | | | | | | | |
|------------------|--|---|---|---|--|--|----|----|--|--|---|
| 其中:中央基建储备借款 |18| | | | | | | | | | |
|------------------|--|---|---|---|--|--|----|----|--|--|---|
|三、周转借款 |19| | | | | | | | | | |
|------------------|--|---|---|---|--|--|----|----|--|--|---|
|四、生产自立借款 |20| | | | | | | | | | |
|------------------|--|---|---|---|--|--|----|----|--|--|---|
| 合 计 |21| | | | | | | | | | |
-------------------------------------------------------------

主要指标表
财建05表
编制单位: 2000年12月31日 单位:元
------------------------------------
| 项 目 | 行次 | 金 额 |
|-----------------------|----|-----|
|一、汇编建设项目个数(个): | 1 | |
|-----------------------|----|-----|
|(一)经营性建设项目个数 | 2 | |
|-----------------------|----|-----|
| 其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项目个数 | 3 | |
|-----------------------|----|-----|
|(二)非经营性建设项目 | 4 | |
|-----------------------|----|-----|
|二、基建计划执行情况: | 5 | * |
|-----------------------|----|-----|
|(一)本年基建计划投资数 | 6 | |
|-----------------------|----|-----|
|(二)本年基建实际支出数 | 7 | |
|-----------------------|----|-----|

|三、交付使用资产情况: | 8 | * |
|-----------------------|----|-----|
| 交付使用资产合计 | 9 | |
|-----------------------|----|-----|
| 其中:用基建拨款形成的交付使用资产 | 10 | |
|-----------------------|----|-----|
|四、基建结余资金: | 11 | * |
|-----------------------|----|-----|
|(一)年初结余资金 | 12 | |
|-----------------------|----|-----|
|(二)年末结余资金 | 13 | |
|-----------------------|----|-----|
|五、本年自筹基建资金: | 14 | |
|-----------------------|----|-----|
|(一)中央各部门自筹基建资金 | 15 | |
|-----------------------|----|-----|
|1.中央财政资金 | 16 | |
|-----------------------|----|-----|
|2.中央各部门预算外资金 | 17 | |
|-----------------------|----|-----|
|3.中央各部门自有资金 | 18 | |
|-----------------------|----|-----|
|(二)省自筹基建资金 | 19 | |
|-----------------------|----|-----|
|1.省级财政资金 | 20 | |
|-----------------------|----|-----|
| 其中:城建资金 | 21 | |
|-----------------------|----|-----|
| 环保资金 | 22 | |
|-----------------------|----|-----|

|2.省级各部门预算外资金 | 23 | |
|-----------------------|----|-----|
|3.省级各部门自有资金 | 24 | |
|-----------------------|----|-----|
|(三)省以下自筹资金 | 25 | |
|-----------------------|----|-----|
|1.省以下各级财政资金 | 26 | |
|-----------------------|----|-----|
|2.各部门预算外资金 | 27 | |
|-----------------------|----|-----|
|3.各部门自有资金 | 28 | |
|-----------------------|----|-----|
|(四)企业自筹基建资金 | 29 | |
|-----------------------|----|-----|
|(五)行政事业单位自筹基建资金 | 30 | |
|-----------------------|----|-----|

|六、本年其他基建资金: | 31 | |
|-----------------------|----|-----|
|(一)社会集资 | 32 | |
|-----------------------|----|-----|
|(二)个人资金 | 33 | |
|-----------------------|----|-----|
|(三)其他单位拨入资金 | 34 | |
|-----------------------|----|-----|
|(四)捐赠 | 35 | |
|-----------------------|----|-----|

|七、国有资产总额: | 36 | |
|-----------------------|----|-----|
|(一)累计基建拨款 | 37 | |
|-----------------------|----|-----|
|(二)国有项目资本 | 38 | |
|-----------------------|----|-----|
|(三)国有项目资本公积 | 39 | |
|-----------------------|----|-----|
|(四)国有投资形成的交付使用资产 | 40 | |
|-----------------------|----|-----|
|(五)国有投资形成待核销投资 | 41 | |
|-----------------------|----|-----|
|(六)国有投资形成的转出投资 | 42 | |
|-----------------------|----|-----|
|(七)上级拨入资金 | 43 | |
|-----------------------|----|-----|
|(八)国有留成收入 | 44 | |
------------------------------------

附件二:2000年国有建设单位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一、报表编制范围
本套报表适用于实行独立核算的国有建设单位。包括:当年安排基本建设投资,当年虽未安排投资但有在建工程、停缓建项目和资产已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项目的建设单位。凡经主管财政机关审核批准,基建财务与企业财务已经并轨的建设单位,不在本表编报范围。
二、报表封面
(一)封面内容
本套报表的封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反映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决算报表负责人、编报人员情况;下半部分主要反映基本建设单位代码、性质、级次等信息。
(二)指标解释
1.单位名称:指主管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全称。
2.财务负责人:指主管建设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3.填表人:指具体负责编制会计报表的人员。
4.电话号码:指建设单位财务机构所在地的电话号码。
5.报送日期:指报出报表的实际日期。
6.单位统一代码:指各建设单位按各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布核发的9位代码填列;如未领取统一代码的建设单位,根据《自编企业、单位临时代码规则》编制。
7.单位性质:指建设单位的性质,分别按行政、事业、企业选择填列。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建设单位和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均以企业性质填列。
8.隶属关系:本码由“行政隶属关系代码”和“部门标识代码”两部分组成。具体填报方法如下:
(1)中央单位:前6个空格为零,后3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编制。
(2)地方单位:前6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编制。具体编制方法:省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2位数字后加4个零表示;地市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前4位数字后加零表示;县级(及市辖区)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本身6位数字表示。后3个空格按照
单位财务或产权归口管理的部门、机构,比照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填报。
9.所在地区:指建设单位实际所在地,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99)实际填列。
三、资金平衡表(财建01表)
(一)主要内容和编报方法
本表主要反映建设单位年末各种建设资金的来源、资金占用以及增减变动情况。有关项目“年初数”应根据待审查批复或已批复的上年度决算的“年末数”数字填列。
(二)主要指标解释
1.待核销基建支出:反映非经营性建设项目发生的江河清障、航道清淤、飞播造林、补助群众造林、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取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费、项目报废等不能形成资产部分的投资支出。本项目根据“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经营性项目不填该项目。
2.转出投资:反映非经营性项目为项目配套而建成的、产权不归本单位的专用设施的实际成本。本项目根据“转出投资”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经营性项目不填该项目。
3.本年国债专项资金补助:反映建设单位本年收到由财政部门发行国债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本项目根据“基建拨款——本年国债专项资金补助”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4.本年专项建设基金拨款:反映建设单位本年收到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专项建设基金的拨款。本项目根据“基建拨款——本年专项建设基金拨款”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5.项目资本:反映管理经营性项目的建设单位取得的投资者投入的项目资本,分别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等组成。本项目根据“项目资本”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6.项目资本公积:反映管理经营性项目的建设单位取得的项目资本公积,包括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超过其注册的资本的差额、接受捐赠的财产等。本项目根据“项目资本公积”的年末余额填列。
7.基建投资借款:反映建设单位为完成基建计划按规定借入的各种投资借款的期末余额。根据“基建投资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其中:国债转贷资金单独列示。
(三)表内平衡关系
1行=(2+7+8+9)行;2行=(3+4+5+6)行;9行=(10+11+12+13)行;15行≥16行;17行≥18行;19行=(20+21+22+23+24+25)行;27行=(30+31+32)行;30行=(28-29)行;38行=(1+14
+15+17+19+26+27)行;39行=(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行;56行≥57行;57行≥58行;61行=(62+63+64+65+66+67+68)行;69行=(70+71+72+73
)行;76行=(39+54+55+56+59+60+61+69+74+75)行=38行。
四、基建投资表(财建02表)
(一)本表内容
本表主要反映建设项目自开始建设到本年年末止累计拨入、借入的基本建设资金以及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
本表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建设项目的概算数;第二部分反映自开始建设到年末止累计拨入、借入的基本建设投资数额;第三部分反映自开始建设到年末止累计发生的基本建设支出数额,包括累计已移交资产和在建工程等;第四部分反映建设项目性质和类型。
本表要求建设单位将管理的所有项目逐项填列,上报的数据软件中应包括所有分项内容,上报的报表只要求汇总表。
(二)主要指标解释
1.项目性质:按建设项目属于新建、扩建、续建或其他等类别分别填列。
2.项目类型:按项目属经营性还是非经营性填列,其中经营性项目分别按实行法人责任制和未实行法人责任制选择填列。
(三)表内和表间平衡关系
1.表内关系:3栏≥(4+6+7+8+9+11)栏;4栏≥5栏;12栏=(13+14+15+16+17+18+19)栏。
2.表间关系:(13+14+15+16)栏合计数≥01表2行;17栏合计数=01表9行年末数;18栏合计数≥01表7行;19栏合计数≥01表8行。
五、待摊投资明细表
(一)本表内容
本表反映建设单位发生的构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并按规定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支出的明细情况。表中宾栏的“本年数”栏按照待摊投资的各项目当年借方或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累计数”栏按照各项目自项目开始建设起到本年末累计发生数填列。
(二)主要指标解释
1.借款利息:反映建设单位使用投资借款发生的借款利息。本项目应根据“待摊投资——借款利息”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其中,使用基建基金借款发生的资金占用费还应单独反映。
2.财政贴息资金:反映建设单位收到财政拨入的应冲减利息支出的贴息资金。本项目应根据“待摊投资——借款利息”科目的本年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3.存款利息收入:反映建设单位将款项存入银行所实现的利息收入。本项目应根据“待摊投资——借款利息”科目的本年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4.已摊销数:反映建设单位自项目开工到本年末止已经摊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或核销的待摊投资额。
(三)表内和表间平衡关系
1.表内关系:(1+2+3+4+5+6+7+8+9+10+11+12-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行=32行。
2.表间关系:32行“累计数”-33行“累计数”=01表12行年末数。
六、基建借款情况表
(一)本表内容
本表反映建设单位年度各种基本建设借款的借入、归还、转入资本金及豁免等情况,用以检查年度基建投资借款计划和其他借款计划的执行情况。
(二)主要指标解释
1.商业银行投资借款:反映建设单位借入的商业银行发放的基建投资借款。本项目由“基建投资借款”科目的明细项分析填列。
2.本年贷款转资本金数:反映建设单位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计投资〔1996〕2801号、〔1998〕815号、财政部财基字〔1995〕747号、〔1998〕170号等有关文件规定,将相应的“拨改贷”等借款类建设资金本、息余额转为资本金的数额。
本项目根据有关科目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
(三)表内和表间关系
1.表内关系:1栏+(2+3)栏-(4+5)栏-(6+7)栏-(8+9)栏=10栏;1行=(2+3+5+8+9+10+11+12+13+14+15+16)行;3行≥4行;5行≥(6+7)行;17行≥18行;(1+17+19+20)行=21行。
2.表间关系:10栏1行=01表57行。
七、主要指标表
(一)本表内容
本表主要综合反映建设项目的总概算情况,包括基建计划投资、实际支出、资金结余、以及建设资金各项来源渠道等内容。本表由年度财务核算的各有关总账、明细账以及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填列。
(二)主要指标解释
1.国有资产总额:反映建设单位年末占有的国有资产总量。包括累计基建拨款、国有项目资本、国有项目资本公积及上级拨入资金、国有留成收入的年末余额。
2.累计基建拨款:反映建设单位从项目开始建设到本年末止的国家各项基建拨款的累计金额。本项目根据“基建拨款合计”的年末余额填列。
3.国有项目资本:反映建设单位项目资本中属国家及国有企业、单位投资形成的部分。本项目根据“项目资本”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
4.国有项目资本公积:反映建设单位项目资本公积中属国家及国有企业、单位的部分。本项目根据“项目资本公积”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
5.国有投资形成的交付使用资产:反映建设单位当年交付使用资产中由基建拨款、国有项目资本、国有项目资本公积形成的部分。本项目由“交付使用资产”科目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
6.国有投资形成待核销投资:反映建设单位当年核销资产中由基建拨款、国有项目资本、国有项目资本公积形成的部分。本项目由“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
7.国有投资形成的转出投资:反映建设单位当年转出投资中由基建拨款、国有项目资本、国有项目资本公积形成的部分。本项目由“转出投资”科目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
8.上级拨入资金:反映建设单位收到投资单位(主管部门或企业)投入的供建设单位组织管理基建活动使用的资金余额,本项目由“上级拨入资金”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9.国有留成收入:反映建设单位年末各项留成收入中属国有的部分。管理经营性项目的建设单位,在项目资本中有非国有法人单位投资时,按比例给予计算扣除。本项目由“留成收入”科目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其他各项指标仍按2000年的口径填列。
(三)表内和表间平衡关系
1.表内关系:1行=(2+4)行;2行≥3行;9行≥10行;14行=(15+19+25+29+30)行;15行=(16+17+18)行;19行=(20+23+24)行;20行≥(21+22)行;25行=(26+27+28)行;31行=(32+33+3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